1 |
114-1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2025中央研究院「異人類:他者、邊界與生命處境」國際學術研討會(線上會議)
|
2 |
114-1
|
專書
|
知識與道德的兩重性—戴震哲學當代闡釋與重構
|
3 |
113-2
|
期刊論文
|
「感通之道,存乎情者也」:戴震情動倫理之探析
|
4 |
114-1
|
研發處: 研究計畫 (國科會)
|
戴震情動倫理的革命想像
|
5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114學年度中文系「申請入學」線上資料審查及面試委員
|
6 |
113-2
|
期刊論文
|
承認絜情:戴震哲學意義治療與共生療癒
|
7 |
112-1
|
期刊論文
|
戴震哲學「庸德」普世價值之探析
|
8 |
108-2
|
期刊論文
|
在西方倫理學的多元脈絡間論戴震哲學倫理型態
|
9 |
113-2
|
期刊論文
|
戴震知識論述義理結構析論 —從邁克爾•斯洛特「情感主義德性知識論」進行反思
|
10 |
112-2
|
期刊論文
|
共生哲學視野下的戴震哲學相偶性
|
11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擔任114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
|
12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擔任淡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學位口試委員
|
13 |
110-1
|
期刊論文
|
情感主義?智識主義?—論戴震「問學所得,德性日充」知識進路的道德觀
|
14 |
108-2
|
期刊論文
|
德性資於學問—戴震知識論新釋
|
15 |
108-2
|
期刊論文
|
戴震「情理論」的繼承與轉化
|
16 |
106-1
|
期刊論文
|
論戴震「絜情」 ──從儒簡「貴情」談起兼以對比西方情感論德性倫理學之「同情」、「移情」
|
17 |
106-1
|
期刊論文
|
從歌絲嘉「道德規範根源論」探析戴震哲學型態
|
18 |
104-2
|
期刊論文
|
從邁克爾.斯洛特「移情」關懷論戴震「以情絜情」
|
19 |
104-2
|
期刊論文
|
論中西孔子天命觀重要思想型態的當代詮釋
|
20 |
109-2
|
參與學術服務
|
擔任康軒文教《嘰哩咕嚕話三國》,〈英雄豪傑,誰纓其鋒—《三國演義》風雲人物〉〈推薦序〉
|
21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擔任淡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學位口試委員
|
22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擔任淡江大學中文所博士生論文學位口試委員
|
23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擔任第四十一屆五虎崗文學獎散文組評審委員
|
24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擔任康軒文教《穿越吧!手遊異世界》〈穿越馳騁歷史,探尋英雄智慧〉〈推薦序〉
|
25 |
113-1
|
參與學術服務
|
擔任康軒文教《嘰哩咕嚕話西遊》,〈降妖伏魔,西行取經—《西遊記》奇幻遊歷〉〈推薦序〉
|
26 |
110-1
|
會議論文
|
從「奇節獨行」到「庸德之行」─戴震知識導向的普世道德觀
|
27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擔任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資料審查及面試委員
|
28 |
113-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2025中央研究院經史文哲「經典」多邊對話系列演講
|
29 |
113-2
|
期刊學報編審
|
擔任《高雄師大國文學報》論文審查委員
|
30 |
113-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2025年第五屆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畢業專題論文發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