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
113-2
|
研發處: 研究計畫 (非國科會)
|
李其霖
教授
|
澎湖群島海岸傳統地名及海洋文化調查勞務委託案
|
86 |
114-1
|
研發處: 研究計畫 (國科會)
|
古怡青
副教授
|
唐代的政務運行與國家秩序—以訊息傳遞為中心的考察(1/2)
|
85 |
114-1
|
研發處: 研究計畫 (國科會)
|
林煌達
教授
|
宋代州府衙前職員與人吏職級的聯動性
|
84 |
115-1
|
研發處: 研究計畫 (國科會)
|
古怡青
副教授
|
唐代的政務運行與國家秩序—以訊息傳遞為中心的考察(2/2)
|
83 |
113-2
|
期刊論文
|
吳景傑
助理教授
|
公堂上的械鬥:清代竹南地區的族群關係與訴訟策略
|
82 |
109-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淡江大學學校財團法人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81 |
107-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台灣東南亞學刊》 編輯委員
|
80 |
113-1
|
專書
|
林呈蓉
教授
|
世界的台灣史
|
79 |
113-1
|
專書
|
林呈蓉
教授
|
天清浪高饗宜蘭:風土‧人文‧鐵道
|
78 |
108-2
|
專書
|
林呈蓉
教授
|
知識人的時代使命:從福澤諭吉到矢內原忠雄,啟迪民智並引導社會走向文明開化之進程
|
77 |
110-1
|
專書
|
林呈蓉
教授
|
見證乙未之役:一八九五年台灣社會的實態
|
76 |
108-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馬來西亞《伊大中文與教育學刊》 編輯委員
|
75 |
99-1
|
專書
|
林呈蓉
教授
|
皇民化社會的時代
|
74 |
107-2
|
專書
|
林呈蓉
教授
|
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
|
73 |
110-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Translocal Chinese: East Asian Perspective執行編輯
|
72 |
97-1
|
專書
|
林呈蓉
教授
|
日本史
|
71 |
110-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111年僑務學術研討會共同主持人
|
70 |
110-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僑務工作與國家發展課程執行長
|
69 |
110-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台灣發展研究學會 常務理事
|
68 |
110-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理事
|
67 |
110-2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編輯委員
|
66 |
111-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李白文史藝術交流協會理事
|
65 |
111-1
|
經歷
|
陳琮淵
副教授
|
台灣東南亞學會秘書長
|
64 |
112-1
|
學術演講
|
陳琮淵
副教授
|
民間史料與東南亞歷史人物研究
|
63 |
112-1
|
學術演講
|
陳琮淵
副教授
|
China-Indonesia Relations Under BRI Extend focus on Indonesia Chinese
|
62 |
113-1
|
學術演講
|
陳琮淵
副教授
|
管窺東南亞族群關係:以馬來西亞華人民俗與民間信仰的在地化為例
|
61 |
113-2
|
學術演講
|
陳琮淵
副教授
|
砂拉越客屬義山:社團、習俗與政治變遷
|
60 |
113-2
|
期刊論文
|
吳景傑
助理教授
|
飄洋過海去坐牢:清代臺灣〈發澎犯人分配各島章程〉的運作
|
59 |
113-1
|
期刊論文
|
陳琮淵
副教授
|
歷史學科的挑戰與因應--執行教育部iLink計畫的經驗與反思
|
58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林呈蓉
教授
|
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