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9 |
98-1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古怡青
副教授
|
「第三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評論人:黄楼〈唐制将考〉
|
4138 |
101-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古怡青
副教授
|
「中華法系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評論人:金相範〈唐代祀典與曆日〉
|
4137 |
102-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古怡青
副教授
|
「明志科技大學第二屆通識教育「人文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評論人:莊蕙綺〈唐代宮人墓誌所反映的墓誌格套化問題〉
|
4136 |
101-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古怡青
副教授
|
[淡江大學歷史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評論人:洪子容〈唐代鳳翔地區之地理與防衛功能——以吐蕃進犯為例〉
|
4135 |
103-1
|
專書單篇
|
林呈蓉
教授
|
從所謂「皇民化」的觀點解讀葛超智(George H. Kerr)眼中的臺灣社會
|
4134 |
103-2
|
論文指導
|
吳明勇
副教授
|
歷史三碩士班 羅振宇
|
4133 |
102-1
|
研究報告
|
林煌達
教授
|
宋代待闕官員之探討
|
4132 |
103-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李其霖
教授
|
第11屆海港都市國際研討會暨第5屆世界海洋文化研究所協議會大會
|
4131 |
103-1
|
期刊學報編審
|
李其霖
教授
|
東亞海域交流史研究期刊審查人
|
4130 |
103-1
|
期刊學報編審
|
李其霖
教授
|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
4129 |
101-2
|
期刊學報編審
|
李其霖
教授
|
清華學報
|
4128 |
103-2
|
學術演講
|
吳明勇
副教授
|
淡水鎮長與滬尾街
|
4127 |
103-2
|
參與學術服務
|
吳明勇
副教授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文獻》季刊論文審查人
|
4126 |
103-2
|
其他
|
吳明勇
副教授
|
〈近代臺灣森林史的殖民書寫:閱讀《臺灣林業史》〉
|
4125 |
103-2
|
研究報告
|
李其霖
教授
|
列冊沉船遺址歷史文獻資料蒐集及研析案
|
4124 |
103-1
|
研究報告
|
李其霖
教授
|
建立陽明山地區耆老資料庫、生命史及口述歷史紀錄(二)
|
4123 |
10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林呈蓉
教授
|
政治大學教授升等審查
|
4122 |
101-1
|
研究報告
|
林煌達
教授
|
南宋宣撫、制置司文臣幕僚之探討
|
4121 |
104-1
|
研發處: 研究計畫 (國科會)
|
古怡青
副教授
|
唐代蜀道的交通運輸-以軍事、財政為中心
|
4120 |
103-2
|
期刊學報編審
|
林呈蓉
教授
|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審查
|
4119 |
103-2
|
參與學術服務
|
林呈蓉
教授
|
國立臺北教育大教授升等論文審查
|
4118 |
104-1
|
教學計畫表
|
古怡青
副教授
|
歷史一:中國通史 TAHXB1T0031 1B
|
4117 |
104-1
|
教學計畫表
|
古怡青
副教授
|
歷史二:魏晉隋唐史 TAHXB2A2743 1A
|
4116 |
104-1
|
教學計畫表
|
古怡青
副教授
|
歷史一碩士班:中國史史料解讀 TAHXM1A2834 0A
|
4115 |
104-1
|
教學計畫表
|
曾令毅
副教授
|
歷史文化一:台灣歷史采風與踏查 TNUPB1A3454 0A
|
4114 |
104-1
|
教學計畫表
|
曾令毅
副教授
|
歷史文化一:台灣歷史采風與踏查 TNUPB1A3454 0E
|
4113 |
104-1
|
教學計畫表
|
曾令毅
副教授
|
歷史文化進學:台灣歷史采風與踏查 TNUPE0A3454 0A
|
4112 |
104-1
|
教學計畫表
|
林呈蓉
教授
|
歷史一碩士班:歷史研究法與專題討論 TAHXM1A2833 1A
|
4111 |
104-1
|
教學計畫表
|
林呈蓉
教授
|
歷史二:日本史 TAHXB2F0277 1A
|
4110 |
104-1
|
教學計畫表
|
林呈蓉
教授
|
歷史一碩士班:臺灣國際關係史研究 TAHXM1A2837 0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