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6 |
104-1
|
期刊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文心雕龍》二重「興」義及其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
|
6705 |
102-1
|
會議論文
|
陳仕華
教授
|
諸家兼陳與自抒己見——輯錄體解題之法
|
6704 |
103-2
|
期刊論文
|
陳仕華
教授
|
輯錄體解題形成探析
|
6703 |
103-2
|
期刊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是醒覺?還是痴迷?—試論《紅樓夢》中「恥情而覺」的尤三姐及其身體意識
|
6702 |
103-2
|
期刊論文
|
謝旻琪
助理教授
|
李商隱櫻桃詩的詮釋問題
|
6701 |
103-2
|
會議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試論《火殤世紀》的身體書寫及時空敘事的指涉意義
|
6700 |
103-2
|
期刊論文
|
張雙英
教授
|
談中國文字的適詩性---從四象、象形到意象、象徵
|
6699 |
103-2
|
會議論文
|
謝旻琪
助理教授
|
李商隱櫻桃詩的詮釋問題
|
6698 |
103-1
|
期刊論文
|
陳仕華
教授
|
集解與輯錄體解題
|
6697 |
103-1
|
期刊論文
|
謝旻琪
助理教授
|
從「風格」到「作用」──論許學夷「正對階級」說的意義
|
6696 |
103-1
|
期刊論文
|
陳仕華
教授
|
《七略》、《別錄》輯本考
|
6695 |
103-1
|
專書
|
李蕙如
副教授
|
許衡對朱子學的傳承與發展
|
6694 |
102-2
|
會議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枉擔虛名」的晴雯——《紅樓夢》中晴雯的人物形象與身體意識
|
6693 |
102-2
|
期刊論文
|
鄭柏彥
助理教授
|
《藝苑巵言》「辨體」方法論
|
6692 |
102-2
|
期刊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金瓶梅》中性別所展現的身體空間及其文化意義-以武大、武松、吳月娘、潘金蓮、李瓶兒為例
|
6691 |
102-2
|
會議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在離鄉與返鄉之間:吳鈞堯的家鄉書寫,從《荒言》到《熱地圖》
|
6690 |
102-2
|
期刊論文
|
楊宗翰
副教授
|
「60世代」與「70世代」詩評家的特質
|
6689 |
101-2
|
期刊論文
|
周彥文
教授
|
《元史.同恕傳》考略
|
6688 |
101-2
|
會議論文
|
謝旻琪
助理教授
|
末世的圖景──論杜牧詩中的長安
|
6687 |
101-1
|
專書
|
趙衛民
教授
|
中國語文能力表達
|
6686 |
105-2
|
專書
|
林黛嫚
副教授
|
我們終究還是錯過
|
6685 |
106-1
|
參與學術服務
|
楊宗翰
副教授
|
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班洪崇德論文撰寫計畫書審查
|
6684 |
106-1
|
期刊學報編審
|
楊宗翰
副教授
|
《中國現代文學》第32期審稿委員
|
6683 |
106-2
|
教學研習
|
劉依潔
助理教授
|
教學創新獎勵教師成果分享︰從「做中學」啟發自我導向學習之教學法經驗分享(2018-03-22 12:00:00 ~ 13:00:00)
|
6682 |
106-2
|
教學研習
|
林黛嫚
副教授
|
教學創新獎勵教師成果分享︰從「做中學」啟發自我導向學習之教學法經驗分享(2018-03-22 12:00:00 ~ 13:00:00)
|
6681 |
106-2
|
教學研習
|
黃文倩
副教授
|
教學創新獎勵教師成果分享︰從「做中學」啟發自我導向學習之教學法經驗分享(2018-03-22 12:00:00 ~ 13:00:00)
|
6680 |
106-2
|
其他
|
楊宗翰
副教授
|
洛夫:不應遺忘的古典意識與離散之情
|
6679 |
100-2
|
會議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金瓶梅》時空敘事所展現的抒情視域
|
6678 |
100-2
|
期刊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金瓶梅》時空敘事所展現的抒情視域
|
6677 |
100-2
|
期刊論文
|
謝旻琪
助理教授
|
萬曆中後期楚地文人詩學中的楚地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