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李長潔
助理教授
|
未來學學門:多元文化與全球社會 TNURB0T2052 0F
|
3099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李長潔
助理教授
|
未來學門外進:多元文化與全球社會 TNFRE0T2052 0A
|
3098 |
103-1
|
參與學術服務
|
王慰慈
教授
|
台灣藝術大學 升等審查
|
3097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余佳璋
助理教授
|
大傳四:國際報導實務 TAMXB4A2527 0A
|
3096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陳慧勻
副教授
|
藝術欣賞學門:表演藝術 TNUMB0A0457 0A
|
3095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陳慧勻
副教授
|
藝術欣賞學門:表演藝術 TNUMB0A0457 0B
|
3094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陳慧勻
副教授
|
藝術欣賞學門:表演藝術 TNUMB0A0457 0C
|
3093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陳慧勻
副教授
|
藝術欣賞學門:表演藝術 TNUMB0A0457 0D
|
3092 |
101-2
|
期刊論文
|
許傳陽
副教授
|
電視新聞與媒介公民權之分析—以台視與民視地方新聞為例
|
3091 |
98-2
|
期刊論文
|
許傳陽
副教授
|
數位傳播科技與電視產業:數位電視內容之地方性初探
|
3090 |
98-2
|
會議論文
|
許傳陽
副教授
|
The virtual movement and on-line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T-Rex event in Taiwan
|
3089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楊文卿
講師
|
大傳一:基礎攝影 TAMXB1A1568 0A
|
3088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趙雅麗
教授
|
大傳一碩士班:傳播生涯導論 TAMXM1A2546 2A
|
3087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歐陽瑜
助理教授
|
大傳一:公眾傳播 TAMXB1A2342 0A
|
3086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趙雅麗
教授
|
大傳一碩士班:意義與敘事 TAMXM1A2772 0A
|
3085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趙雅麗
教授
|
大傳四:當代傳播問題 TAMXB4A3409 2A
|
3084 |
103-2
|
教學計畫表
|
曹世綸
講師
|
大傳二:公共關係實務 TAMXB2M0550 0A
|
3083 |
96-2
|
會議論文
|
許傳陽
副教授
|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Identity in America: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Media
|
3082 |
95-2
|
會議論文
|
許傳陽
副教授
|
族裔文化與文化想像:美國華裔青年的新年文化
|
3081 |
95-2
|
期刊論文
|
許傳陽
副教授
|
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一個虛擬社會運動組織形式之初探
|
3080 |
103-2
|
獲獎榮譽
|
楊明昱
副教授
|
103學年度優良教師
|
3079 |
103-1
|
參與學術服務
|
楊明昱
副教授
|
至北京工業大學與人民大學
|
3078 |
99-2
|
專書單篇
|
趙雅麗
教授
|
“自我”的歷時性分析:跨文化傳播研究的微型觀察
|
3077 |
99-2
|
專書單篇
|
趙雅麗
教授
|
Reconceptualizing de-Westernization: science of meaning as an alternative
|
3076 |
100-1
|
專書單篇
|
趙雅麗
教授
|
發現「自我」:華人傳播研究另一個可能的起點
|
3075 |
97-1
|
專書單篇
|
王慰慈
教授
|
紀錄影像美學中的自我對話:介於真實/虛構、紀錄/戲劇之間
|
3074 |
93-2
|
專書單篇
|
魏 玓
助理教授
|
Generational/Cultural Contradiction and Global Incorporation: Ang Lee's Eat Drink Man Woman
|
3073 |
98-1
|
專書單篇
|
黃振家
副教授
|
廣告產業的未來
|
3072 |
100-1
|
期刊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從消費者、閱聽、人到生活者:廣告作業中目標閱聽人角色的論辯與詮釋
|
3071 |
93-2
|
期刊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The Study of the Advertising Media Effect Models in Japan : PART II. The Academic Perspective of the Practice Operational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