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0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陳慧勻
副教授
|
藝術欣賞學門:表演藝術 TNUMB0A0457 0B
|
3399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陳慧勻
副教授
|
藝術欣賞學門:表演藝術 TNUMB0A0457 0C
|
3398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陳慧勻
副教授
|
藝術欣賞學門:表演藝術 TNUMB0A0457 0D
|
3397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沈昭良
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
|
大傳二:專業攝影 TAMXB2A0597 0A
|
3396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劉倚帆
助理教授
|
大傳四:當代傳播問題 TAMXB4A3409 2A
|
3395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沈超群
講師
|
大傳一:公眾傳播 TAMXB1A2342 0A
|
3394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馬雨沛
助理教授
|
大傳二:特寫寫作 TAMXB2A0557 0A
|
3393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任家緯
講師
|
大傳一:資訊概論 TAMXB1E1034 2A
|
3392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陳淑芬
講師
|
大傳二:公共關係實務 TAMXB2M0550 0A
|
3391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黃振家
副教授
|
大傳一碩士班:獨立研究 TAMXM1E3003 0A
|
3390 |
89-1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分析與評估解禁後台灣報紙國際新聞之內容與表現
|
3389 |
97-1
|
會議論文
|
王慰慈
教授
|
紀錄影像美學中的自我對話:介於真實/虛構、紀錄/戲劇之間
|
3388 |
91-1
|
會議論文
|
王慰慈
教授
|
台灣電視紀錄片四十年的發展與社會變遷
|
3387 |
91-1
|
會議論文
|
王慰慈
教授
|
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
|
3386 |
89-2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關於電視廣告,我可是很有意見!?-閱聽人對電視廣告態度之研究
|
3385 |
82-2
|
會議論文
|
趙雅麗
教授
|
電腦情境的人際溝通與「人機」互動的審思
|
3384 |
89-2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公共電視節目之收視質的探討
|
3383 |
89-2
|
會議論文
|
王嵩音
教授
|
族群節目之功能與定位
|
3382 |
94-1
|
會議論文
|
王慰慈
教授
|
台灣紀錄片再現模式分析─以921地震紀錄片《生命》為例
|
3381 |
87-2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比較在台美日跨國廣告公司之組織文化與符號意義---以美商李奧貝納公司與日商博陽廣告公司為研究對象
|
3380 |
78-2
|
會議論文
|
張錦華
副教授
|
文化爭霸理論與電視文化研究
|
3379 |
94-1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從消費者、閱聽者到生活者:廣告作業中目標閱聽人角色的論辯與詮釋 頁193-212
|
3378 |
88-2
|
會議論文
|
王嵩音
教授
|
少數族群媒介之觀眾分析: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節目為例
|
3377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唐大崙
副教授
|
大傳一碩士班:社會科學統計方法 TAMXM1A2377 0A
|
3376 |
102-1
|
參與學術服務
|
王慰慈
教授
|
國藝會 2011-2期常態補助紀錄片《他們的少女夢》考核委員
|
3375 |
102-2
|
參與學術服務
|
王慰慈
教授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系 聘任審查
|
3374 |
102-1
|
參與學術服務
|
王慰慈
教授
|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論文單篇專書 審查
|
3373 |
102-1
|
參與學術服務
|
王慰慈
教授
|
《中華傳播學刊》擔任論文評審
|
3372 |
102-2
|
參與學術服務
|
王慰慈
教授
|
103年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 審查委員
|
3371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楊明昱
副教授
|
大傳一碩士班:傳播生涯導論 TAMXM1A2546 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