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64 |
80-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文心雕龍「知音」觀念析論
|
11563 |
78-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
|
11562 |
84-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
|
11561 |
75-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論魏晉南北朝文質觀念及其所衍生諸問題
|
11560 |
79-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論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
|
11559 |
90-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鏈接效用」
|
11558 |
81-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阮籍<樂論>的美學意義
|
11557 |
100-2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老子管理思想之虛與實─以〈解老〉、〈喻老〉為線索
|
11556 |
91-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
|
11555 |
58-1
|
會議論文
|
王仁鈞
榮譽教授
|
文心雕龍用易考
|
11554 |
58-1
|
會議論文
|
韓耀隆
副教授
|
文心雕龍五十篇贊語用韻探究
|
11553 |
99-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文學自覺說」與「文學獨立說」之批判芻論
|
11552 |
84-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
|
11551 |
86-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
|
11550 |
93-1
|
會議論文
|
林保淳
教授
|
八仙法器異說考
|
11549 |
102-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林偉淑
副教授
|
2014女性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
11548 |
94-2
|
會議論文
|
周德良
教授
|
七百年來《白虎通》的研究向度
|
11547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陳玉金
助理教授
|
中文進學班四:兒童文學 TACXE4A0384 1A
|
11546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倪台瑛
副教授
|
中文三:歷代文選及習作(二) TACXB3A0829 1A
|
11545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李珮瑜
助理教授
|
華語文課程班:漢字文化 ZAACW0A2609 0A
|
11544 |
100-1
|
其他
|
劉依潔
助理教授
|
〈小紙條〉
|
11543 |
99-1
|
其他
|
劉依潔
助理教授
|
女性.文學.運動的三重唱──李元貞
|
11542 |
98-1
|
其他
|
劉依潔
助理教授
|
細水慢流的大河:《燭光盛宴》
|
11541 |
98-1
|
其他
|
劉依潔
助理教授
|
要拚一席之地:專訪樓一安、莫子儀、路嘉欣
|
11540 |
98-1
|
其他
|
劉依潔
助理教授
|
親近傳統藝術變臉給你看:「川劇變臉營」
|
11539 |
92-1
|
專書
|
范月嬌
副教授
|
靜齋古典詩文論叢
|
11538 |
98-1
|
專書
|
劉依潔
助理教授
|
那些年,夏天和冬天
|
11537 |
98-1
|
專書
|
劉依潔
助理教授
|
《人間》雜誌研究
|
11536 |
98-1
|
專書
|
劉依潔
助理教授
|
施叔青與李昂小說裏的臺灣想像
|
11535 |
72-1
|
專書
|
吳哲夫
教授
|
清朝武英殿刊本圖書傳存情形之調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