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91 |
88-1
|
教心所
|
黃宗堅
副教授
|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family systems : A within-family contextural approach
|
27992 |
91-1
|
未來學所
|
張翰璧
助理教授
|
制度化的社會自我保護機制 : 以越南工會為例
|
27993 |
91-1
|
未來學所
|
張翰璧
助理教授
|
Teaching futures in a globalized world
|
27994 |
90-2
|
未來學所
|
馬財專
助理教授
|
The examination of politic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 Structural network analysis
|
27995 |
93-1
|
教設系
|
紀舜傑
副教授
|
原住民自治之政經挑戰
|
27996 |
93-1
|
教設系
|
紀舜傑
副教授
|
The futures of democratization : Global and local views
|
27997 |
92-1
|
教設系
|
紀舜傑
副教授
|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 Issues and beyond
|
27998 |
93-1
|
教設系
|
紀舜傑
副教授
|
族群、大選、與公民社會
|
27999 |
92-2
|
教設系
|
紀舜傑
副教授
|
超越環境議題的永續發展
|
28000 |
93-1
|
教設系
|
紀舜傑
副教授
|
認同的力量 : 政治力與非政治力的作用
|
28001 |
92-1
|
教設系
|
紀舜傑
副教授
|
台灣族群議題之新思維
|
28002 |
92-1
|
教設系
|
紀舜傑
副教授
|
論環境議題之政治性
|
28003 |
93-1
|
教設系
|
紀舜傑
副教授
|
衝突、和平之未來意象建構
|
28004 |
89-1
|
未來學所
|
游淙祺
教授
|
Lifeworld,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the idea of grounding
|
28005 |
88-1
|
未來學所
|
游淙祺
教授
|
Lifeworld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 perspectives of husserl and schutz in comparison
|
28006 |
88-1
|
未來學所
|
游淙祺
教授
|
Schutz on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world : the pure we-relationship and the pure tuning-in relationship
|
28007 |
88-2
|
未來學所
|
游淙祺
教授
|
社會性或主體性 : 胡塞爾與舒茲論「互為主體性」
|
28008 |
89-2
|
未來學所
|
游淙祺
教授
|
世界、行動與自由 : 沙特與舒茲論處境
|
28009 |
89-2
|
未來學所
|
游淙祺
教授
|
自然與人文 : 胡塞爾在「觀念第二冊」的觀點
|
28010 |
87-2
|
未來學所
|
游淙祺
教授
|
舒茲論超越性與生活世界的多樣性經驗
|
28011 |
87-1
|
未來學所
|
游淙祺
教授
|
胡塞爾論「人的態度」
|
28012 |
90-1
|
財金系
|
陳建甫
副教授
|
未來家園的想像 : 不同世代原住民對社群認同與重建印象之研究
|
28013 |
89-2
|
財金系
|
陳建甫
副教授
|
從未來學的觀點看環境研究趨勢
|
28014 |
90-2
|
財金系
|
陳建甫
副教授
|
中國汽車產業 的隨機邊界生產效率函數模型分析 : 以1992至2000年14家中國主要汽車廠為例
|
28015 |
88-2
|
財金系
|
陳建甫
副教授
|
從學習型組織觀點談教師學習
|
28016 |
87-1
|
財金系
|
陳建甫
副教授
|
代內與代間家庭成員對就醫者就醫態度與類型之研究 : 以鄉村地區貧窮家戶就醫行為為例
|
28017 |
90-2
|
財金系
|
陳建甫
副教授
|
鄉村權力的解構與再建構 : 以鄉村社區菁英參與社區重建為例
|
28018 |
88-1
|
未來學所
|
周桂田
副教授
|
生物科技產業與社會風險-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
|
28019 |
88-1
|
未來學研究中心
|
王宏仁
助理教授
|
階層化的『生產力』移動 : 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
|
28020 |
88-1
|
未來學研究中心
|
王宏仁
助理教授
|
台商在中國與東南亞的商業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