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1 |
100-2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台灣首屆招收陸生成效與思考
|
18122 |
100-1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大陸高教體制與招生制度
|
18123 |
98-2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兩岸高等教育開放與亞洲高等教育人口遷移
|
18124 |
98-2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What do Taiwan students learn about Taiwan?-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review
|
18125 |
97-2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美國中學教科書「認識台灣」之分析
|
18126 |
98-1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大陸學歷採認相關議題分析
|
18127 |
98-1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建立大陸學歷認證機制之思考
|
18128 |
97-2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What do they learn about Taiwan?-Canadian and Indian textbooks review
|
18129 |
97-2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從日本認識中國:中日歷史教育「中日關係」比較分析─以古代史為例
|
18130 |
97-2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香港招收大陸學生的啟示
|
18131 |
97-1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開放大陸學歷採認影響之探討
|
18132 |
97-1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開放大陸學歷採認影響之探討
|
18133 |
97-1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開放大陸學歷採認影響之探討
|
18134 |
96-2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兩岸教科書中的兩岸關係
|
18135 |
96-2
|
大陸所
|
楊景堯
副教授
|
加拿大與印度教科書『台灣認識』比較
|
18136 |
102-1
|
化學系
|
陳志欣
教授
|
Liquid Crystal-based Immunoassay for Detecting Human Serum Albumin
|
18137 |
102-2
|
資工系
|
蔡憶佳
副教授
|
JPEG Image Quality Improvement
|
18138 |
102-1
|
資工系
|
蔡憶佳
副教授
|
A Swarm-based Best-first Routing Scheme for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18139 |
102-1
|
資工系
|
蔡憶佳
副教授
|
A Straight Line Preserving Seam Carving Technique
|
18140 |
98-2
|
資工系
|
蔡憶佳
副教授
|
A Power Efficient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betweenness
|
18141 |
99-1
|
資工系
|
蔡憶佳
副教授
|
A Local Recovery Routing Protocol with Clustering Coefficient
|
18142 |
90-2
|
戰略所
|
魏 萼
教授
|
新「新儒家」釋疑
|
18143 |
92-2
|
歷史系
|
邵銘煌
副教授
|
前進南太平洋:孫中山革命運動在澳洲 (1910-1924)
|
18144 |
92-2
|
公行系
|
潘光哲
助理教授
|
革命的理由:以美國《獨立宣言》在中國流傳的脈絡探討孫中山的《中國問題的真解決--向美國人民的呼籲》
|
18145 |
79-2
|
歷史系
|
鄭志明
教授
|
兩岸宗教交流之問題與展望
|
18146 |
88-1
|
大陸所
|
潘錫堂
副教授
|
從跨世紀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論如何開創雙贏新局
|
18147 |
90-2
|
大陸所
|
潘錫堂
副教授
|
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困境
|
18148 |
102-1
|
資工系
|
顏淑惠
教授
|
Precise Tracking and Initial Segmentation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
18149 |
89-1
|
大陸所
|
潘錫堂
副教授
|
從跨黨派小組到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看當前兩岸關係
|
18150 |
92-2
|
大陸所
|
潘錫堂
副教授
|
從中山思想看中國大陸「人大」九屆四次、五次會議及十屆一次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