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
95-1
|
會議論文
|
目睹婚暴兒童青少年輔導工作討論提要
|
| 32 |
90-1
|
會議論文
|
台灣性侵害受害者在原諒議題之心理歷程
|
| 33 |
89-2
|
會議論文
|
台灣性侵害受害者在性及性別議題上之覺醒歷程
|
| 34 |
89-1
|
會議論文
|
台灣女性性受害生存者創傷復原的歷程
|
| 35 |
96-1
|
會議論文
|
以米來取代沙在創傷兒童遊戲治療的象徵意義和運用分析
|
| 36 |
97-1
|
會議論文
|
中長期安置中的創傷經驗輔導工作之思考
|
| 37 |
90-2
|
會議論文
|
女性教師意識覺醒歷程與權力關係之改變
|
| 38 |
95-2
|
期刊論文
|
學校--潛在性侵害受害者的重要他人
|
| 39 |
85-1
|
期刊論文
|
性受虐者諮商歷程初探
|
| 40 |
95-1
|
期刊論文
|
母親對目睹婚姻暴力兒童需求之理解:焦點團體與紮根理論之應用
|
| 41 |
93-1
|
研發處: 研究計畫 (國科會)
|
目睹婚姻暴力兒童戲劇治療團體初探研究
|
| 42 |
92-1
|
會議論文
|
兒童發展偵訊過程與偵訊娃娃之使用
|
| 43 |
92-1
|
會議論文
|
兒童期性創傷倖存者處理原諒議題之歷程
|
| 44 |
92-2
|
期刊論文
|
童年期性創傷婦女處理原諒議題之歷程
|
| 45 |
98-2
|
論文指導
|
教心三碩士班 范丹屏
|
| 46 |
98-2
|
教學計畫表
|
教心二碩士班:表達性藝術治療 TDCXM2D0116 0A
|
| 47 |
98-2
|
教學計畫表
|
教心二碩士班:心理與諮商專業實習(二) TDCXM2D0115 0A
|
| 48 |
98-1
|
教學計畫表
|
教心二碩士班:心理與諮商專業實習(一) TDCXM2D0114 0A
|
| 49 |
98-1
|
論文指導
|
教心三碩士班 林雅羚
|
| 50 |
97-2
|
學術演講
|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面對困境
|
| 51 |
96-1
|
參與學術服務
|
台北市社會局 專家委員
|
| 52 |
97-1
|
期刊學報編審
|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
|
| 53 |
97-2
|
參與學術服務
|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委員
|
| 54 |
97-2
|
教學計畫表
|
教心二碩士班:心理與諮商專業實習(二) TDCXM2D0115 0A
|
| 55 |
97-2
|
教學計畫表
|
國小學程二:行為改變技術 TDQAB2A1775 0R
|
| 56 |
97-2
|
教學計畫表
|
教心二碩士班:表達性藝術治療 TDCXM2D0116 0A
|
| 57 |
97-2
|
教學計畫表
|
教心二碩士班:兒童心理治療 TDCXM2D0249 0A
|
| 58 |
97-2
|
教學計畫表
|
中等學程二:行為改變技術 TDQBB2A1775 0R
|
| 59 |
97-2
|
教學計畫表
|
中等學程二:行為改變技術 TDQBB2A1775 0A
|
| 60 |
96-1
|
參與學術服務
|
台北市單親家庭服務中心 評鑑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