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権の大戦略 : 強い日本を、取り戻す。 | |
---|---|
學年 | 108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19-08-05 |
作品名稱 | 安倍政権の大戦略 : 強い日本を、取り戻す。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安倍政權的大戰略ー奪回強日本 |
著者 | 蔡錫勲 |
單位 | |
出版者 | 翰蘆圖書出版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
摘要 | 近年來舉凡安倍經濟學、日美同盟、修改憲法已成為許多人耳熟能詳的詞彙,日本安倍晉三首相是如何維持高內閣支持率,創造長期政權,形成「安倍一強」?本書將用安倍政權的大戰略解析其中秘訣。 所謂大戰略就是運用經濟力、軍事力、外交力、同盟關係、文化力、國民力等國家經營資源達成國家目標。日本明治維新和戰後復興的兩次大戰略創造兩次奇蹟,其「追趕超越」的對象為歐美先進國家,且當時日本拜人口紅利之賜進一步推動經濟成長,但現在日本已成為人口減少、少子女高齡化等「課題先進國家」,無法從歐美國家取得處方籤,必須自己解決問題,創造「課題解決先進國家」。 「強い日本を、取り戻す(奪回強日本)」是安倍政權的最終國家目標,亦可稱安倍版富國強兵。 觀察安倍首相公開演講,如國會演說等重要場合,發現「創造」為安倍政策之重要關鍵詞。人類經歷狩獵社會、農耕社會、工業社會、資訊社會,安倍政權利用第四次產業革命(IoT、大數據、AI、機器人、共享經濟等)來創造社會5.0,擺脫昨日常識的束縛,創造「非至今延長線上」新常識。蒸汽機、電力、電腦等三次產業革命改變世界版圖,過去燃燒石油帶動社會進步,現在數據成為新能源。 日本第三次大戰略帶動第三次開國,不同於前兩次開國只針對歐美先進國家,這次包含新興國家,重視與新興國家的雙向開放。日本企業開拓新興國家市場,開放外國人觀光客、外國人材、留學生大量湧入日本,尤其是現在47都道府縣「有效求人倍率」皆超過一倍,為解決地方中小企業面臨嚴重人手不足,因此大幅開放外國人材,安倍政權強調這不是移民政策,而是實現與外國人「共生社會」。 「經濟最優先」重視「成長與分配」的正向循環,繼承1970年代「一億總中流」,企圖創造「一億總活躍社會」,帶動國民「生活再生」的國家目標,讓人口減少趨勢停在一億人。2019年度預算案中社會保障依是日本政府最沈重之財政負擔,對此安倍首相一再表示「少子高齡化是日本之國難」,為能增加社會保障安定財源。3月「春闘」是日式「分配」典型模式,勞資雙方討論加薪、分紅。安倍首相於2019年2月10日自民黨大會等公開呼籲加薪,甚至請豐田汽車社長做領頭羊,這就是所謂「官製春闘」,企圖藉民眾加薪帶動消費,促成經濟走向正向循環之軌道。 |
關鍵字 | |
語言 | jp |
ISBN | 9789869808026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19760 ) |
SDGS |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夥伴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