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0 |
93-2
|
會議論文
|
魏 玓
助理教授
|
How Did Hou Hsiao-Hsien Change Taiwan Cinema?:A Critical Reassessment
|
3879 |
97-1
|
會議論文
|
趙雅麗
教授
|
Imagining de-Westernization: A View Point from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3878 |
98-2
|
會議論文
|
唐大崙
副教授
|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ind-Spot Completion
|
3877 |
98-2
|
會議論文
|
唐大崙
副教授
|
Plausibility of a lie detection procedure based on eye tracking patterns
|
3876 |
97-1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Segment-雜誌廣告大餅被誰分食
|
3875 |
82-2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on Taiwanese peoples' percep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
3874 |
81-1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人際初次交流的跨文化分析
|
3873 |
89-2
|
會議論文
|
趙雅麗
教授
|
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之影響因素與問題探索
|
3872 |
93-1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公共電視集團的運作與經營:淺談節目規劃與組織文化
|
3871 |
95-2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文化行銷的未來
|
3870 |
82-2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比較分析美國與台灣學生價值觀之異同
|
3869 |
100-1
|
會議論文
|
魏 玓
助理教授
|
好萊塢過台灣 : 一段電影殖民史的開端
|
3868 |
97-1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如何將展覽、活動及其他行銷工具結合,以創造出更高之效益
|
3867 |
82-2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自由概念、他人形象、與自我認知 : 大眾傳播媒介與南韓、台灣、日本、美國及巴西國家形象之研究
|
3866 |
98-1
|
會議論文
|
許傳陽
副教授
|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進全球經營所需之資料建置與服務規劃
|
3865 |
81-2
|
會議論文
|
楊明昱
副教授
|
男兒當自強 : 武術神話之神秘與去神秘化
|
3864 |
85-2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使用者之性別與網路素養對網際網路互動式廣告效果之影響
|
3863 |
82-2
|
會議論文
|
楊明昱
副教授
|
武狀元黃飛鴻 : 英雄情節/國家寓言/後現代模仿
|
3862 |
95-1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建立品牌行銷策略導入機器人產業
|
3861 |
82-2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美國大眾傳播媒介與人際溝通對美國形象的塑造
|
3860 |
81-2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美國紐約州立圖書館查詢科技之使用研究
|
3859 |
81-2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美國紐約州州立圖書館之光碟使用、線上資料庫及傳統索引的創新傳佈與認知效益
|
3858 |
80-2
|
會議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美國商業週刊中日本與歐盟國家商業機構內容分析
|
3857 |
95-1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國家如何透過大型會展活動產生經濟、文化效益及宣示國力
|
3856 |
91-1
|
會議論文
|
魏 玓
助理教授
|
從全球化脈絡重新檢視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意義
|
3855 |
88-2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從區位理論探討在台灣消費者眼中網路、型錄與商店作為購物管道之競爭優勢
|
3854 |
85-2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情感理論之發展-情感理論在廣告研究上的延展與應用
|
3853 |
93-1
|
會議論文
|
魏 玓
助理教授
|
莎士比亞的數位詩!?試著提出一個以傳播工具為地點的創意理論
|
3852 |
92-1
|
會議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陰陽理論與品牌建構
|
3851 |
95-2
|
會議論文
|
趙雅麗
教授
|
創意評量:傳播教育創新的反思與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