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0 |
92-1
|
研究報告
|
趙雅麗
教授
|
傳播意義版圖的旅行:從創新到普及的跨符號觀點研究(I)
|
4359 |
95-1
|
研究報告
|
趙雅麗
教授
|
意義經濟的解構與建構---跨符號研究的觀點
|
4358 |
85-1
|
研究報告
|
趙雅麗
教授
|
資訊傳播科技系統與傳播溝通功能之關聯研究:企業組織的個案分析
|
4357 |
87-1
|
研究報告
|
王嵩音
教授
|
原住民媒介之研究(I)
|
4356 |
95-1
|
研究報告
|
許傳陽
副教授
|
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的分析---一個文化知識與文化生產之途徑
|
4355 |
96-1
|
研究報告
|
紀慧君
教授
|
當健康成為自我治理---剖析食物、身體、權力的關係
|
4354 |
93-1
|
研究報告
|
紀慧君
教授
|
書寫知識書寫自我︰學術書寫的想像(I)
|
4353 |
95-1
|
研究報告
|
紀慧君
教授
|
從規避到面對---重新向謠言問問題
|
4352 |
94-1
|
研究報告
|
紀慧君
教授
|
書寫知識書寫自我︰學術書寫的想像(II)
|
4351 |
97-1
|
研究報告
|
紀慧君
教授
|
當健康成為自我治理---剖析食物、身體、權力的關係
|
4350 |
95-1
|
研究報告
|
吳怡國
副教授
|
96年度提升廣告業計畫產業專題研究-新興廣告應用趨勢下之知識管理模式
|
4349 |
95-1
|
研究報告
|
吳怡國
副教授
|
96年度提升廣告業計畫產業專題研究-廣告服務業知識支援機制建立與模式
|
4348 |
86-1
|
研究報告
|
王慰慈
教授
|
第三屆文化資產紀錄片觀摩研討會
|
4347 |
85-1
|
研究報告
|
王慰慈
教授
|
第二屆文化資產紀錄片巡迴觀摩研討會
|
4346 |
84-1
|
研究報告
|
王慰慈
教授
|
文化資產紀錄片巡迴文化中心觀摩研討會
|
4345 |
90-2
|
期刊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以區位分析比較網路、型錄、與商店做為購物管道之競爭優勢--一個跨年比較
|
4344 |
91-1
|
期刊論文
|
黃振家
副教授
|
停滞の先に大幅成長の可能性
|
4343 |
75-1
|
期刊論文
|
趙雅麗
教授
|
留美大陸人士看中共對傳統文化之影響
|
4342 |
74-1
|
期刊論文
|
趙雅麗
教授
|
留美大陸人士看中共傳播通道
|
4341 |
91-1
|
期刊論文
|
趙雅麗
教授
|
口述影像研究:語言世界的秘密後花園
|
4340 |
88-2
|
期刊論文
|
李美華
副教授
|
跨國企業組織文化與跨文化管理研究之應用與探討--以比較分析在臺美商李奧貝納廣告公司與日商博陽廣告公司為例
|
4339 |
91-2
|
期刊論文
|
紀慧君
教授
|
定位的政治--主體與權力研究的再思考
|
4338 |
88-1
|
期刊論文
|
紀慧君
教授
|
新聞事實的路標--新聞教科書如何界定事實報導
|
4337 |
83-1
|
期刊論文
|
王嵩音
教授
|
性暴力新聞文本以及解讀分析--以胡瓜強暴案為例
|
4336 |
86-1
|
期刊論文
|
王嵩音
教授
|
原住民議題與新聞再現--以蘭嶼核廢料場抗爭為例
|
4335 |
78-1
|
期刊論文
|
王嵩音
教授
|
公共電視新聞性節目收視行為及其規劃方向之研究
|
4334 |
78-1
|
期刊論文
|
王嵩音
教授
|
台灣地區民眾對電視廣告評價之研究
|
4333 |
79-2
|
期刊論文
|
王嵩音
教授
|
問題認知類型與傳播行為之關聯性研究﹣﹣以香港「九七」問題為例
|
4332 |
87-1
|
期刊論文
|
王嵩音
教授
|
臺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之媒體再現
|
4331 |
83-2
|
期刊論文
|
王嵩音
教授
|
解讀民進黨電視「政黨錄影帶」與文宣策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