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

學年期 標題 Sdgs 更新時間
103 / 2 他的風景遍佈時間──張堃及其詩集《風景線上》 2015-11-19
103 / 2 他們在副刊寫作──瘂弦與《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 2015-11-19
103 / 2 詩人林燿德與「幻獸」書寫 2015-11-19
103 / 1 文學電影,紀錄想像:對「他們在島嶼寫作Ⅱ」的反思 2015-11-19
103 / 1 怒向玻璃覓小詩:閱讀鄭聿 2015-11-19
103 / 1 進入詩人琉璃色宇宙的N個關鍵字:洛夫篇(原篇名「因為洛夫的緣故:認識詩人的四個關鍵詞」) 2015-11-19
103 / 1 如歌瘂弦,石室洛夫:文學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Ⅱ」的幕前幕後 2015-11-25
103 / 1 從龜壽鶴齡,到再《創世紀》 2015-11-19
103 / 1 一首詩作業的完成 2015-11-19
102 / 2 然而詩 以及文學跨界 2015-11-19
102 / 2 「60世代」與「70世代」詩評家的特質 2018-03-19
103 / 1 必須完全忠實:菲華作家施穎洲的翻譯使命 2015-11-19
102 / 1 傳奇已止,研究待續——還林燿德以真實 2015-11-19
102 / 1 世代考 2015-11-19
102 / 1 文學獎的「大植物園主義」 2015-11-19
102 / 1 從中學到大學的現代詩教育 2015-11-19
101 / 2 評論作為一種創作形式 2015-11-19
101 / 2 香港的也斯,台北的灰鴿:一段文學出版因緣 2015-11-19
101 / 2 串連東西,銜接臺外——擺渡人顏元叔的再定位 2015-11-19
101 / 2 詩人批評家楊熾昌與印象式批評 2015-11-19
101 / 2 文青是怎樣煉成的?:一個六年級「文壯」的回憶 2015-11-19
101 / 1 羅智成:教皇歸來,王者再臨 2015-11-19
101 / 1 「生於60年代」詩路紀行:閱讀「60-80」,想像「70-90」 2017-12-12
101 / 1 數位時代:新詩評論的全新挑戰 2015-11-19
100 / 2 本予之逝——追憶菲華文壇耆老林忠民 2015-11-19
100 / 2 踰越的愉悅——半世紀來第一本《臺灣跨界詩歌選》 2015-11-19
100 / 2 一群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台大現代詩社與七○年代的羅智成 2015-11-19
100 / 2 「詩的盛世」以後——2012元旦備忘 2018-03-26
100 / 1 詩的盛世:2011台灣詩集出版觀察 2015-11-19
100 / 1 兩岸四地需要詩學交流,也需要詩學交鋒 2015-11-19
100 / 1 出版業不能說的秘密 2015-11-19
099 / 1 集會結社之必要:台灣戰後大學詩社/詩刊群相 2015-11-19
098 / 2 菲律賓華文學校的四大病灶 2015-11-19
097 / 2 在臺灣閱讀菲華,讓菲華看見臺灣 2015-11-23
096 / 2 殊途不必同歸——與古遠清談臺灣新詩史的書寫問題 2015-11-23
096 / 1 為什麼女性詩學?——評論轉型視野下的當代女性詩學 2015-11-23
096 / 1 顏元叔與臺灣新詩評論轉型 2015-11-23
096 / 1 互聯網上的台灣新詩版圖 2015-11-23
095 / 1 邁向成熟的年齡:評「青年文學會議」 2015-11-23
095 / 1 雙重意識——旅臺馬華作家的臺北書寫 2015-11-23
094 / 2 化荒地為沃土——評葉笛《台灣早期現代詩人論》 2015-11-23
094 / 1 問題不在我們知道的太少——關於西方文學理論的一些聯想 2015-11-23
094 / 1 穿不穿燈草絨的衣服——閱讀瘂弦「在中國街上」 2015-11-23
094 / 1 構築詩的美學史——評簡政珍《臺灣現代詩美學》 2015-11-23
094 / 1 冒現期臺灣新詩史 2015-11-23
094 / 1 曖昧流動,緩慢交替——關於「台灣當代十大詩人」 2015-11-23
093 / 2 印象才是真正的吸票關鍵? 2015-11-23
093 / 2 鍛接期臺灣新詩史 2015-11-23
093 / 2 世界華文文學的教與學 2015-11-23
093 / 2 被發明的詩傳統,或如何敘述臺灣詩史 2015-11-23
093 / 2 與余光中拔河 2015-11-23
093 / 1 馬華文學在臺灣(2000∼2004) 2015-11-23
093 / 1 臺灣新詩史:書寫的構圖 2015-11-23
093 / 1 臺灣新詩史:一個未完成的計畫 2015-11-23
092 / 2 重構框架——馬華文學、臺灣文學、現代詩史 2017-05-22
092 / 2 激進,還是保守?——評「詹冰《綠血球》自然書寫的視域與美學」 2015-11-23
092 / 2 艱難的志業,溫柔的惡聲 2015-11-23
092 / 1 詩想跨國界,華文超國家 2015-11-23
092 / 1 「崛起」中的七字頭後期女詩人——以林婉瑜、林怡翠、楊佳嫻為例 2018-03-26
092 / 1 臺灣「現代詩」上的香港聲音——馬朗.貝娜苔.崑南 2015-11-23
091 / 2 散文詩人屠格涅夫 2015-11-23
091 / 1 深水炸彈——評「重溯七○年代臺灣現代詩論戰」 2015-11-23
090 / 2 開啟詩評的端倪 2015-11-23
090 / 2 火光之隙,讀林燿德 2015-11-23
090 / 2 猶待兩岸倡「雙黃」——文學史家黃人與黃得時 2015-11-23
090 / 1 誰是我?——讀林幸謙詩作「中國崇拜」 2015-11-23
090 / 1 火光重現——「林燿德佚文選」主編序 2015-11-23
090 / 1 不是瀕臨死亡,而是詩蹤萬千——與林群盛談「未來的詩」 2015-11-23
090 / 1 十問「觸覺生活」——筆訪「臺灣藍波」黃荷生 2015-11-23
089 / 2 「現代派」的隔代會遇——施蟄存與林燿德 2018-03-26
089 / 2 現代詩人方莘——兼論他在臺灣文學史上的定位問題 2015-11-23
089 / 2 中化「現代」——紀弦、現代詩與現代性 2024-02-23
089 / 2 臺灣現代詩人研究資料彙編——方莘與林燿德 2015-11-23
089 / 2 「臺灣現代詩史」的未來 2018-03-26
089 / 2 《文學雜誌》與臺灣現代詩史 2024-01-17
089 / 1 詩藝之外——詩人席慕蓉與「席慕蓉現象」 2015-11-23
090 / 2 傅柯與台灣文學史編寫問題 2015-11-23
089 / 1 文學史的未來/未來的文學史? 2015-11-23
089 / 1 詩人方莘作品目錄初編 2015-11-23
089 / 1 馬華文學與臺灣文學史——旅臺詩人的例子 2017-05-19
089 / 1 重構詩史的策略 2015-11-23
089 / 1 從「舊」談起:「新世紀文學」的侷限與可能 2015-11-23
088 / 2 典範的生成?——關於臺灣文學史「再現賴和」之檢討 2015-11-23
088 / 2 世紀末讀盧卡奇[Lukacs, Georg] ——我對臺灣現代詩學的幾點期待 2015-11-23
088 / 2 「文學年鑑」的過去與未來 2018-03-26
088 / 1 權力的遺忘?——與潘麗珠「新詩版圖的擴增」議網路詩問題 2015-11-23
087 / 1 現代詩劇,休走!——從楊牧《吳鳳》談起 2015-11-23
086 / 2 「臺灣散文詩美學」再議 2018-03-26
086 / 2 九葉詩派與臺灣現代詩(下) 2015-11-23
086 / 1 九葉詩派與臺灣現代詩(上) 2015-11-23
086 / 1 青年與文學 2015-11-23
086 / 1 羊皮紙上的狼群——臺灣當代詩評論的欲望拼貼 2015-11-23
085 / 2 刺人的黃昏——林泠「不繫之舟」的一種讀法 2015-11-23
085 / 2 黑暗抽長,火光不安——與林燿德.容格[C. G. Jung]的三角對話 2015-11-23
085 / 2 耗竭文學/文學浩劫?——書寫當代書寫的書寫 2015-11-23
085 / 1 再生的樹:現代詩的有情草木(下) 2015-11-23
084 / 2 再生的樹:現代詩的有情草木(上) 2015-11-23
084 / 2 擺盪:論楊牧近期的詩創作 2015-11-23
088 / 1 零雨的啟示——關於台灣現代詩中性別議題的思考 2015-11-30
104 / 1 兩種文學會議心靈──評兩場中國大陸學術研討會 2015-12-30
104 / 1 從政治詩到公民詩 2016-01-06
104 / 1 台灣現代詩的數位衝浪:從電腦詩到新媒體 2016-01-06
104 / 2 小說引力,台灣魅力 ——記「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20部」評選活動 2017-12-12
104 / 2 對中學現代詩教學進一言 2016-03-14
104 / 2 從出天下到領世代——台灣七年級詩人的機遇與挑戰 2016-04-25
104 / 2 新詩票選,為什麼不? 2016-06-02
104 / 2 拋出了地心吸力的詩人們:從《星座》看現代主義文學「小歷史」 2016-10-18
105 / 1 在台灣閱讀《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新詩卷》 2016-11-15
105 / 1 下一個十年的文學溝通 2016-11-15
105 / 1 解開尹玲的行囊 ——《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的出版意義 2024-01-23
105 / 1 回歸期台灣新詩史裡的抒情之聲——以張錯、席慕蓉、方娥真與溫瑞安為例 2024-03-21
105 / 1 日常一年,非常一年:2015台灣現代詩之發展 2016-12-16
105 / 1 風起雲湧之初——一九七○年代台灣新興詩社、詩刊與「戰後世代」詩人的崛起 2017-03-16
105 / 2 以書寫裂解現實與夢──評陳雪〈歧路花園〉 2017-05-04
105 / 2 將詩意銘刻在五虎崗上——《淡江詩派的誕生》之出版意義 2017-03-16
105 / 2 像他這樣一個學者——試說陳芳明 2017-06-05
105 / 2 既知小說處境,敢問詩歌如何?——反思「兩岸文學對話」 2017-06-12
105 / 2 洛夫、余光中與鄭愁予現代詩中的古典意識(1972-1983) 2017-12-18
106 / 1 以詩定義文明——羅智成與廿一世紀想像 2017-10-31
106 / 1 歌頌帶電的詩體:1996年後的台灣數位詩潮 2017-10-26
106 / 1 試論台灣新詩史回歸期(1972-1983)的特徵、成因與起點 2017-12-18
106 / 1 詩如何詮釋鄉土?──以林煥彰、吳晟、向陽作品為例 2018-08-09
106 / 1 楊牧、楊澤與羅智成詩中的現代抒情風貌 2018-01-02
106 / 1 南方武林,情義江湖——欣聞「掌門」奮起 2018-01-02
106 / 1 以詩學,與歷史競走 2018-01-02
106 / 1 新北如何成詩?──論區域文學及其展演 2018-01-02
106 / 1 菲華文學中的台灣因子 2018-03-01
106 / 1 這樣的詩人「余光中」 2018-03-01
106 / 2 以小說,從美麗島航向東京──對台灣文學日譯及推廣的反思 2018-06-15
106 / 2 路徑殊異,奇特並存:一九八○年代台灣新興詩社與詩刊 2018-03-12
106 / 2 生活在詩方——辛鬱遺作《輕裝詩集》 2018-03-29
106 / 2 因為洛夫的緣故 2018-04-11
106 / 2 從變動當代,躍入永恆古典——回望余光中 2018-05-02
106 / 1 文學年鑑,所為何事?——以台灣為例 2018-06-15
106 / 2 厭世代下的新詩傳播 2018-06-14
107 / 1 把文學作大——澳門文學獎的國際視野 2018-09-17
107 / 1 揣想前賢,故事書寫——為何與如何「穿越時光見到你」 2018-09-17
107 / 1 以詩選瞄準未來詩史——兼論《風球詩社十週年詩選集》 2018-10-04
107 / 1 世代作為方法——關於《台灣一九七○世代詩人詩選集》 2019-02-22
107 / 1 從女性沉默主體,到以詩自我定位—以四位當代台灣女詩人為例 2019-08-06
107 / 1 風雲交會在淡江——記第十七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屆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 2019-01-02
107 / 1 悍將精兵聚一堂——寄期待於《台灣文學年鑑》 2019-02-22
107 / 1 像她這樣一個同代人——試說劉梓潔 2019-02-21
107 / 2 台灣原住民詩、同志詩、食色詩中主體建構之肇始 2019-03-15
107 / 2 吾師經世有奇哀──再說龔鵬程 2019-04-12
107 / 2 世代如何作為方法?——詩學研究取徑的一種可能 2019-05-28
107 / 2 詩是歲月的結晶:余光中、周夢蝶、洛夫三大家文物展 2019-06-03
107 / 2 青鳥返家——送詩人蓉子回鄉安養 2019-09-09
108 / 1 台灣新興詩社暨詩刊資料庫之想像與建構 2019-10-22
108 / 1 再造《創世紀》障礙 2019-10-22
108 / 1 寄期待於台灣新地誌詩 2019-12-18
108 / 2 鄭慧如《台灣現代詩史》出版事件 #優質教育 2020-03-18
108 / 2 楊牧的文學遺產 #優質教育 2020-04-13
108 / 2 七年級論詩人的逆襲:趙文豪、崎雲、謝予騰、林餘佐《指認與召喚》 #優質教育 2020-06-16
109 / 1 詩,是縱橫的凝結——不能遺忘的《縱橫詩刊》 #優質教育 2020-09-16
109 / 1 批判現實、對話大眾與轉向本土——《陽光小集》的時代意義 #優質教育 2020-12-09
109 / 1 林衡哲的出版夢——從新潮叢書與楊牧談起 #優質教育 2021-01-05
109 / 2 重建臺灣的詩人編輯家系譜 #優質教育 2021-03-04
109 / 2 一九九○年代臺灣新興詩社/詩刊特質析論 #優質教育 2021-04-09
109 / 2 詩話夢蝶,夢蝶化詩 #優質教育 2021-05-14
109 / 2 高中國文何罪?——願為橋樑,不做戰場 #優質教育 2021-06-10
109 / 2 青少年楊牧:《更生報》與《東風》 #優質教育 2021-06-10
110 / 1 短詩的綿長魅力——說非馬,道渡也 #優質教育 2021-09-08
110 / 1 沒有任何時刻比現在更為嚴肅——洛夫的人生晚境與詩作新境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