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1 |
84-2
|
歷史系
|
鄭志明
教授
|
康有為的宗教觀
|
19022 |
84-2
|
中文系
|
高柏園
教授
|
論「康子內外篇」的人性問題與人我關係
|
19023 |
94-1
|
中文系
|
呂正惠
教授
|
論王安憶《上種紅菱下種藕》
|
19024 |
88-2
|
中文系
|
高柏園
教授
|
莊子思想中的語言觀
|
19025 |
88-2
|
中文系
|
殷善培
副教授
|
緯書篇目命名的語言策略
|
19026 |
88-2
|
中文系
|
韓耀隆
副教授
|
從《顏氏家訓》看魏晉六朝的詞彙系統
|
19027 |
88-2
|
中文系
|
黃復山
教授
|
文字學世俗化:測字術
|
19028 |
88-2
|
中文系
|
袁保新
教授
|
從「義命關係」到「天人之際」:兼論「自由」在孔孟儒學中的兩重義涵
|
19029 |
86-2
|
中文系
|
馬銘浩
副教授
|
《四庫全書》所表現出的藝術觀:以《四庫全書》藝術類書目為觀察對象
|
19030 |
86-2
|
中文系
|
殷善培
副教授
|
中法西法,權衡歸一?:讀《四庫全書總目》天文算法類提要
|
19031 |
94-1
|
中文系
|
周德良
教授
|
論《莊子》之生死觀
|
19032 |
94-1
|
中文系
|
崔成宗
榮譽教授
|
台灣先賢洪棄生賦初探
|
19033 |
88-1
|
中文系
|
殷善培
副教授
|
從相人偶到達:論阮元的仁學
|
19034 |
81-2
|
中文系
|
陳慶煌
教授
|
古典詩習作芻議:以集句為例,從景伊師的談起
|
19035 |
87-2
|
中文系
|
李元貞
教授
|
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語言實踐
|
19036 |
82-2
|
歷史系
|
鄭志明
教授
|
台灣神廟的信仰文化初論:神廟發展的危機與轉機
|
19037 |
91-2
|
中文系
|
薛榕婷
講師
|
論傳統書法理論與台灣書法教育的多元發展之可行性
|
19038 |
91-2
|
中文系
|
馬銘浩
副教授
|
台灣文字政策對書法教學的影響
|
19039 |
89-2
|
中文系
|
袁保新
教授
|
知識與智慧:從廿世紀中國哲學的「格義化」談起
|
19040 |
91-2
|
中文系
|
何金蘭
教授
|
眾弦俱寂裡之惟一高音:剖析敻虹一詩
|
19041 |
86-1
|
中文系
|
范銘如
教授
|
「我」行我素:六○年代台灣文學的「小」女聲
|
19042 |
88-2
|
中文系
|
袁保新
教授
|
什麼是人?:孟子心性論與海德格存有思惟的對比研究:兼論當代孟子心性論詮釋的困境及其超克
|
19043 |
82-2
|
歷史系
|
鄭志明
教授
|
台灣萬佛會的政教立場
|
19044 |
87-2
|
中文系
|
范銘如
教授
|
台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
|
19045 |
87-2
|
中文系
|
李元貞
教授
|
台灣現代女詩人的詩壇顯影
|
19046 |
97-2
|
中文系
|
崔成宗
榮譽教授
|
渡臺家書郭尚先評傳
|
19047 |
97-2
|
中文系
|
陳慶煌
教授
|
朱子九曲詩歌研究:以武夷櫂為主芹溪九曲附之
|
19048 |
95-2
|
中文系
|
呂正惠
教授
|
吳晟詩中的自我與鄉土
|
19049 |
95-1
|
中文系
|
高柏園
教授
|
論牟宗三先生的詮釋系統
|
19050 |
91-1
|
中文系
|
何金蘭
教授
|
從宗教到漢學:法國漢學家吳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