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
113-2
|
獲獎榮譽
|
114 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獲獎表
|
32 |
113-2
|
期刊論文
|
以生命歷程觀點解讀吳三連與林茂生
|
33 |
113-2
|
期刊學報編審
|
《台灣風物》論文審查
|
34 |
113-1
|
期刊學報編審
|
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台灣風物"審查
|
35 |
113-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228人權民主與轉型正義」學術研討會
|
36 |
113-2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2025二二八人權民主與轉型正義學術研討會
|
37 |
113-2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歷史書寫的主觀與客觀/ 學者口述座談會
|
38 |
113-2
|
參與學術服務
|
財團法人高教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委員
|
39 |
112-2
|
參與學術服務
|
受聘為屏東縣牡丹鄉公所策展顧問/牡丹社事件故事館
|
40 |
113-1
|
參與學術服務
|
解讀 林雙媛《路: 離別霧峰林家之後》/從生命歷程解讀林雙媛(恆英)女史半生傳《路》(ROADS)
|
41 |
113-1
|
參與學術服務
|
國史館線上講堂/不被時代左右的男人:陳輝煌、李紹宗與石煥長
|
42 |
113-1
|
參與學術服務
|
"世界的台灣史" 說書台南場/當人文接軌AI:以大眾歷史解讀福爾摩沙
|
43 |
113-1
|
參與學術服務
|
"世界的台灣史" 說書台北場/以三維視野書寫福爾摩沙
|
44 |
113-2
|
學術演講
|
1895關鍵時刻:桃竹苗的堅持 / 大三鶯走路節
|
45 |
113-2
|
學術演講
|
「歷史書寫的主觀與客觀」學者口述座談會
|
46 |
113-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小國面對大鄰」圓桌會議論壇
|
47 |
113-2
|
期刊論文
|
創新與永續: 以大學主導地方學研究提升地方創生之底蘊
|
48 |
113-1
|
專書單篇
|
被淡忘的社會運動者: 醫師石煥長與律師陳逸松
|
49 |
113-1
|
期刊論文
|
文韜武略吳三連: 日治時期的人際網絡
|
50 |
113-1
|
參與學術服務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台灣文獻"季刊審稿
|
51 |
113-1
|
學術演講
|
數位時代地方學文獻研究新趨勢
|
52 |
111-1
|
參與國際學術活動
|
歐亞文化交流大師講座 主持人9/14
|
53 |
113-1
|
參與國際學術活動
|
第13屆台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
|
54 |
112-2
|
期刊學報編審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台灣文獻"季刊審查
|
55 |
112-2
|
期刊學報編審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台灣文獻"季刊審稿
|
56 |
112-2
|
期刊學報編審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史台灣學報"審查
|
57 |
112-2
|
參與學術服務
|
台北市立文獻館 書目解讀
|
58 |
113-1
|
期刊學報編審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灣史料研究"審稿
|
59 |
113-1
|
期刊學報編審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台灣文獻"審稿
|
60 |
113-1
|
期刊學報編審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台灣文獻"季刊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