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的場所--工地認知心理與健康促進 | |
---|---|
學年 | 110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22-01-25 |
作品名稱 | 做工的場所--工地認知心理與健康促進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著者 | 鄭晃二 |
單位 | |
出版者 | 五南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
摘要 | 建築工人是古老的行業,人類偉大的建築文明都出自工人之手,從幾千年前埃及人蓋金字塔,到今天的台北101都需要成千上萬的工人揮汗打造。本書研究工人健康的議題,首要任務是拆解「工地」與「工人」這兩個概念,說明工地的工程是如何運作,工人又是如何看待吃檳榔這件事情的。經過10年在「深坑中挖掘」,今年將心得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書中收錄有30張孤寂感的攝影作品。 本書有兩個核心主題,一是營建業的「工人」,工人指的是「在營建職場的工地中付出勞動力的人」,並非個人身份的標籤。每個人長期在特定的環境中工作,都會出現這個社群特有的習慣。營建工地的環境是一個極為特殊的職場,在其中工作的人受到這個環境極大的影響。 本書的第二個主題是「健康」。根據勞動部最新資料,全國營造工程業受僱的員工人數超過94萬人,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態直接關乎大約270萬的家戶人口。建築、醫療、公衛、護理專業,社會與支持團體對於職場工人健康的促進行動,是對於社會與經濟的重要扶持力量。 本書係根據相關環境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的回顧,選取其中對應工地環境與工人行為的相關論述,再佐以歷年在工地田野調查與行動計畫回饋的心得編寫而成。共分成五章,第一章介紹工地與工人,第三章說明工地環境與行為的問題與介入改善的機會,第三章針對工人的環境與心理因素進行側寫,以及回顧主要應用理論,第四章說明工地無檳行動的主要目標與歷程,第五章是解開心結的兩大關鍵切入點。 本書學理與實證內容齊備,作為淡江大學建築系專業教學與研究之重要專書。 |
關鍵字 | |
語言 | zh_TW |
ISBN | 9786263174290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242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