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代社群藝術到場造美學 | |
---|---|
學年 | 105 |
學期 | 2 |
出版(發表)日期 | 2017-06-01 |
作品名稱 | 從當代社群藝術到場造美學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From Contemporary Community Art to the Fielding Aesthetics |
著者 | 邱俊達 |
單位 | |
出版者 |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
摘要 | 當代藝術自六〇年代的反全球化與文化行動主義運動後發生了深刻的轉變。這種轉變,呈現為藝術的「社會轉向」與「倫理轉向」,並以北美的「新類型公共藝術」與英國「社區藝術運動」為代表,而由此系譜孕生的「社群藝術」(Community Art),亦有著對關係性、倫理性、對話性、社會性、公共性關懷等特徵。本論文以「共同生活如何可能」為核心問題,以當代社群藝術作為探究此問題的主要視野,通過逐步展開社群藝術在倫理、空間與主體層面上的三大不滿,來反思並構想一種得以直面當代生命政治問題的「場造美學」。 場造美學是以「共享域」(Commons)作為「基進倫理—政治經濟」辯證思維,以「製圖學」作為多重認知圖繪方法,以形塑「場主體性」為旨的美學。通過吳瑪悧等人《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09-)、陳界仁的《幸福大廈Ⅰ-場景開放》(2012)與「《殘響世界》回樂生」(2015)的案例探析與所形成場造美學在「生態政治」與「生命政治」上的兩個側面和光譜,本研究希冀以此開啟一種對地緣政治問題的嶄新思考。 |
關鍵字 | 社群藝術;空間生產;共享域;場造;製圖學;場主體性 |
語言 | zh_TW |
ISBN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217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