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李雙澤:未竟的旅程
學年 107
學期 2
發表日期 2019-04-25
作品名稱 重訪李雙澤:未竟的旅程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著者 楊智明
作品所屬單位
出版者
會議名稱 第十六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地點 新北市, 台灣
摘要 1970年代引領「唱自己的歌」風潮的李雙澤(1949-1977),在遊歷世界,創作能量爆發之際,在淡水興化店海邊救人溺水,得年二十九。他身後雖留下不少作品,總令人唏噓他壯志未酬。本文的觀點,不在徒增「英才早逝」的遺憾,而是在四十年後重訪李雙澤的過程中,照見斯人作品延伸出藝術家「未竟的旅程」。這段旅程在李雙澤正準備「用力敲鐘,大聲說話」之際驟然中斷,但他的作品(繪書/音樂/攝影/文字)因緣際會,仍與時代不斷對話,四十年的縱深,青秧滿田,勾勒了歷史集體記憶和意識型態的轉變。 一個大眾印象較深的例子是李雙澤譜曲的〈美麗島〉(1977)。李雙澤紀念會的會長曾憲政教授曾指出,在戒嚴時期列為禁歌,紅衫軍時期用來倒扁,藍綠陣營都曾打壓,但後來又被各路政治人物用做選舉宣傳主題曲,台灣大概只有〈美麗島〉一曲。然而這一類只有在歷史中會出現的反差和張力,在李雙澤的作品和理念中並不少見,民歌和音樂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和媒介。在現代主義轉入鄉土文學論戰的70年代,李雙澤倡議的「唱自己的歌」將在地關懷,由文學轉向音樂和流行文化,影響了或近或遠的同儕,這些人後來也成為李雙澤未竟旅程的拓荒者。 李雙澤所思辯的歷史和文化認同,超越了不同階段的主流意識型態的格局,這與他的出生和際遇,應同時考慮。李雙澤的祖父是同盟會的成員,他對孫中山對中國的期望,始終保有敬意,對於帝國和極權特別警惕。1949年7月,李雙澤生於福建廈門,父親是菲律賓華僑。1949年10月,毛澤東在北京宣佈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已遷往台灣,並在5月已宣佈戒嚴。1949年10月,共軍進入福建,不久發動古寧頭戰役。甚至到1958年的金門戰役(823炮戰),廈門都是在在兩岸的戰火中。李雙澤後來和家人遷往香港,十二歲時才輾轉來到台灣。以他一生的生活足跡來看,他的經歷有明顯的分期(兩岸三地,到以台灣/淡水為家,再來是遊歷歐美,探索菲律賓)。以創作來看,他的作品有明顯的目的,也期望自己能引領出影響和轉變。以他受教育和自學歷程來看,體制內的養份並不如他自發性的探索及對在地文化的關注。這些大致都是他對民族主義和文化認同的基底。 事實上,李雙澤生前的關懷和際遇,常常失衡甚至無以為繼,但是他對生活的要求甚低,常「有夢未醒」,希望自己是個藝術和希望的播種者。作品經常圍繞民族主題或文化認同等高強度的議題,有飽滿靱性和基層的活力。遇到的諸多不順,轉成藝術作品的本質,反而使得作品成為李雙澤身後「未竟的旅程」中的資糧。本文以李雙澤的作品、個人書信,親友訪談,建構李雙澤的關懷以及他身後「未竟的旅程」的成因與風景。
關鍵字
語言 zh_TW
收錄於
會議性質 國際
校內研討會地點 淡水校園
研討會時間 20190425~20190425
通訊作者 楊智明
國別 TWN
公開徵稿
出版型式
出處 第十六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相關連結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18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