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建設中,工程人員常扮演著沈默的推手角色。開工時,他們總是靜靜地進場;完工時,他們則選擇默默地離開現場;峻工剪綵時,他們會是在旁熱烈鼓掌的靜默一群。究其因,「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工程使命感。
本書以自謙是「工程老兵」的前中興社董事長程禹先生作為故事主人翁,以工程史角度,呈現在1950-1990年代,程禹帶領中興工程團隊在台灣重要水庫工程及國家重大建設的貢獻,揭示程禹秉持著「挑戰即是求勝機會」的不服輸精神,在關鍵時刻扮演化解工程危機的救急角色。當中,「提出泥縫處理法解決翡翠水庫壩基滑移不穩的問題」、「以兩階三道式的溢洪道克服曾文壩施工的大量挖填棄方及坡址安定問題」、「發揮榮華攔沙壩的水力發電價值,解除石管局財源危機」、「大膽提出變更明潭抽蓄發電廠進水口位置及地下電廠改善計畫,以增發電機載及維電廠安全」均足列入工程教材的經典。本書有助了解早期台灣試圖「擺脫戰後窮困、提升國家競爭力」,工程先輩在資源及技術不足下,克服困境、尋求解決方案、形成前瞻課題、強化本土專才及營運能力,奠定爾後國家建設儲備技術團隊的努力。全文以紀史方式,忠實呈現上世紀中葉,一群工程老兵胼手胝足、默默打造台灣成為『有水性』寶島的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