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民族誌與文學的文化功能:專訪嘉布瑞兒.舒瓦伯教授 | |
---|---|
學年 | 90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01-09-01 |
作品名稱 | 美學、民族誌與文學的文化功能:專訪嘉布瑞兒.舒瓦伯教授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Aesthetics, Ethnography and the Cultural Functon of Literature: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Gabriele Schwab |
著者 | 邱漢平; 梁一萍; 陳艷姜 |
單位 | 淡江大學英文學系 |
出版者 | 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中外文學=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 30(4)=352,頁 128-147 |
摘要 |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舒瓦伯(Gabriele Schwab),一九九八年暑期在國際人文理論學院(lnternational School of Theory in the Humanities)講授「想像人種誌:文學研究中的人類學傾向」專題研究。三位來自台灣的學者,也在西班牙聖地牙哥大學(University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la)參加這項研習會,對於舒瓦伯教授講述的以人類學重新定位文學研究,頗為傾倒,因此做了一次專訪。訪談中討論的議題,包括民族誌作為因應人文學科危機之基礎,乃基於回歸文學之文化功能,把文學作為文化接觸的媒介。其次談論從不同理論尋找工作靈感,並從中組合適用的理論。文學移轉(literary transference)被視為在移轉性空間中連作,這個空間存在於文化編碼方式和無意識的世界之間。舒瓦伯教授也說明自己理論之人文傾向,並比較其所持模式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及李歐塔(J-F Lyotard)等非人文模式之異同。 |
關鍵字 | 民族誌;書寫文化;後現代人類學;柯里福;溫尼卡特;拉岡;美學文學移轉;佛洛伊德;食人現象;主要過程;次要過程;克里斯蒂娃;論定;詩語的革命;包勒斯;憂鬱症;群體共識;人文模式;李歐塔;德勒茲;美的美學;雄偉美學;欲望生產 |
語言 | zh_TW |
ISSN | 0303-0849 |
期刊性質 | 國內 |
收錄於 | |
產學合作 | |
通訊作者 | |
審稿制度 | 否 |
國別 | TWN |
公開徵稿 | |
出版型式 | ,紙本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576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