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23 | 100-1 | 研究獎勵 | 蔡振興
                                        教授 | Gary Snyder’s poetic homage to Native American
and East Asian cultures | 
                            
                                | 17422 | 100-1 | 研究獎勵 | 包德樂
                                        副教授 | Nativist legacies of desinicization and nationalist sentiment in poetry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 
                            
                                | 17421 | 100-1 | 研究獎勵 | 包德樂
                                        副教授 | Critical High Camp: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in Ashbery’s A Worldly Country | 
                            
                                | 17420 | 100-1 | 研究獎勵 | 王緒鼎
                                        副教授 | “The Multiple Facets of the Past in The Glass Menagerie”論《玻璃動物園》過去主題之多重性 | 
                            
                                | 17419 | 100-1 | 研究獎勵 | 涂銘宏
                                        副教授 | “Stranger on a Train”: Denshaotoko, Serialization, and Otaku Cosmopolitanism | 
                            
                                | 17418 | 98-2 | 會議論文 | 黃仕宜
                                        副教授 | Who is Sylvia or who are we?: Alternative Subjectivity in Albee’s 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 | 
                            
                                | 17417 | 96-1 | 會議論文 | 邱漢平
                                        教授 | 內容與形式:從德國浪漫主義的批評概念解讀德昆西的吸毒傳記 | 
                            
                                | 17416 | 96-1 | 會議論文 | 陳佩筠
                                        教授 | 意義/感覺、敘事、翻譯 | 
                            
                                | 17415 | 96-2 | 會議論文 | 陳佩筠
                                        教授 | 意義控制的鬥爭:翻譯/詮釋 | 
                            
                                | 17414 | 93-1 | 會議論文 | 郭岱宗
                                        副教授 | 優美快速的同步翻譯教學研究 | 
                            
                                | 17413 | 97-2 | 會議論文 | 陳建志
                                        助理教授 | 曖昧的英語暴力------《窈窕淑女》的後殖民式閱讀 | 
                            
                                | 17412 | 95-1 | 會議論文 | 陳佩筠
                                        教授 | 翻譯的時間的話語 | 
                            
                                | 17411 | 93-2 | 會議論文 | 邱漢平
                                        教授 | 翻譯與文學生產:全球化時代的東亞案例 | 
                            
                                | 17410 | 94-2 | 會議論文 | 涂銘宏
                                        副教授 | 變向虛擬社群: 《電車男》與作為紀錄書寫的敘事政治 | 
                            
                                | 17409 | 93-2 | 會議論文 | 蔡振興
                                        教授 | 史奈德與文化翻譯 | 
                            
                                | 17408 | 92-1 | 會議論文 | 楊銘塗
                                        副教授 | 生態的維護必須多管齊下:談赫胥黎《島嶼Island》 | 
                            
                                | 17407 | 84-2 | 會議論文 | 衛友賢
                                        教授 | 形式主義與Wittgenstein的無限迴歸 | 
                            
                                | 17406 | 93-1 | 會議論文 | 林春仲
                                        教授 | 亞洲英語文教學之趨勢:理論與實踐 | 
                            
                                | 17405 | 92-1 | 會議論文 | 林耀福
                                        教授 | 枝繁葉茂蔽天日:兩種民族主義交鋒下的兩岸關係 | 
                            
                                | 17404 | 95-2 | 會議論文 | 陳建志
                                        助理教授 | 金龍的反撲--論電影中的東方風與「龍」的再現 | 
                            
                                | 17403 | 96-2 | 會議論文 | 黃永裕
                                        副教授 | 英詩中譯的困難與挑戰:以佛洛斯特的「雪夜林邊小憩」為例 | 
                            
                                | 17402 | 92-1 | 會議論文 | 蔡振興
                                        教授 | 破與立:論史耐德《山水無盡》跨越疆域的想像 | 
                            
                                | 17401 | 92-1 | 會議論文 | 蔡振興
                                        教授 | 從社會契約到自然契約: 邁向環境美學 | 
                            
                                | 17400 | 95-2 | 會議論文 | 蔡瑞敏
                                        副教授 | Waltz together or trip each other up? An investigation on team teachers’ interactions and relationship | 
                            
                                | 17399 | 99-1 | 會議論文 | 黃仕宜
                                        副教授 | When Baby Gives Birth to Parents: The Dramatization of the Stasis of Time in Paula Vogel’s And Baby Makes 7 | 
                            
                                | 17398 | 97-2 | 會議論文 | 黃仕宜
                                        副教授 | When Two Split Merged into One: Ethical Reconsideration in Mary Zimmerman’s Metamorphoses | 
                            
                                | 17397 | 96-1 | 會議論文 | 黃月貴
                                        副教授 | Whole Language Reading in Elementary EFL Classroom | 
                            
                                | 17396 | 95-2 | 會議論文 | 陳吉斯
                                        副教授 | Wind of Justice: Urban Struggle and Toxic Discourse in Margo Tamez’s Poetry | 
                            
                                | 17395 | 93-2 | 會議論文 | 陳建志
                                        助理教授 | 九一一事件,好萊塢製造? ──世界末日電影潮、群體信念與災難 | 
                            
                                | 17394 | 92-1 | 會議論文 | 黃逸民
                                        教授 | 女巫、肉體、生態女性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