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
89-2
|
期刊論文
|
吳政達
教授
|
教師評鑑方法之探討-上-
|
335 |
89-2
|
期刊論文
|
吳政達
教授
|
教師評鑑方法之探討-下-
|
334 |
89-2
|
期刊論文
|
吳政達
教授
|
典型相關分析及其應用
|
333 |
90-2
|
期刊論文
|
吳政達
教授
|
教育績效責任之內涵與作法
|
332 |
93-2
|
期刊論文
|
吳明清
教授
|
教改辛苦為誰忙--評介Michael Fullan教育變革的意義
|
331 |
94-1
|
研究報告
|
陳伯璋
教授
|
課程研究典範建構的新取向:論課程美學探究的必要性及其限制
|
330 |
93-2
|
期刊論文
|
陳伯璋
教授
|
從課程改革省思課程研究典範的新取向
|
329 |
100-2
|
期刊論文
|
吳明清
教授
|
邁向公義與卓越:台灣教育六十年的見證
|
328 |
99-2
|
期刊論文
|
楊國賜
教授
|
從施教者觀點分析我國高等教育質與量之適當性
|
327 |
88-1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新學校的建立─九年一貫課程的展望
|
326 |
88-1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新法令需有新土壤─評九年一貫課程的配套措施
|
325 |
87-2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
|
324 |
87-1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籲請實施教師分級制
|
323 |
87-1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再造「學習型學校」
|
322 |
87-2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從教育改革談心靈改革
|
321 |
70-2
|
期刊論文
|
楊朝祥
講座教授
|
職業教育與能力本位教育
|
320 |
89-1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轉型的課程領導及其啟示
|
319 |
90-2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國小生活課程的理念與設計
|
318 |
89-1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教師是轉型的知識份子 : 聲音的「政略」與「教學」
|
317 |
88-2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爭議與回應
|
316 |
88-1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後現代教育改革與校長專業成長
|
315 |
88-2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課程統整實施的檢討
|
314 |
89-1
|
期刊論文
|
歐用生
教授
|
加強課程理論與實際的對話-再評九年一貫課程的配套措施
|
313 |
97-2
|
期刊論文
|
楊朝祥
講座教授
|
建置符合專業需求的國家考選與人才培育制度
|
312 |
102-2
|
教學計畫表
|
洪啟昌
助理教授
|
教政一碩專班:教育協商與溝通研究 TDPXJ1D0484 0A
|
311 |
80-1
|
會議論文
|
吳清山
教授
|
康乃爾批判思考測驗(X級)修訂報告
|
310 |
76-2
|
會議論文
|
楊國賜
教授
|
三民主義與中國教育的現代化
|
309 |
98-2
|
期刊論文
|
吳明清
教授
|
卓越領導的庶民思維
|
308 |
102-1
|
一般案研究計畫 (不經研發處)
|
鈕方頤
助理教授
|
高等教育性別結構及其ICT應用影響之評估
|
307 |
102-1
|
參與學術服務
|
鈕方頤
助理教授
|
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院務會議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