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8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羅雅純
副教授
|
中文二:歷代文選及習作(一) TACXB2A0828 1C
|
11627 |
85-2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S/Z》:從可讀性走向可寫性 --- 羅蘭‧巴特及其語碼解讀法
|
11626 |
87-1
|
會議論文
|
黃復山
教授
|
《四庫全書》術數類選書意義之探析
|
11625 |
90-1
|
會議論文
|
黃復山
教授
|
《尚書》「宅嵎夷」今古文考釋
|
11624 |
85-2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楚望樓詩》的忠愛之恉
|
11623 |
91-1
|
會議論文
|
胡衍南
教授
|
「世情小說」寫作的偏離:從《金瓶梅》到《續金瓶梅》的變化
|
11622 |
80-1
|
會議論文
|
林保淳
教授
|
「妒婦」與明清小說
|
11621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羅雅純
副教授
|
中文三:中國思想史(二) TACXB3A0992 1B
|
11620 |
90-2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中國文獻學方法的實用性與哲學性
|
11619 |
90-2
|
會議論文
|
薛榕婷
講師
|
籤詩研究及其社會文化意涵
|
11618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邱白麗
講師
|
文學經典-外:文學經典的當代闡釋 TNFLB1A2682 0A
|
11617 |
93-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
|
11616 |
94-1
|
會議論文
|
周德良
教授
|
何去何從:論全球化趨勢與中華文化
|
11615 |
85-2
|
會議論文
|
王 甦
教授
|
兵逢甲的詩學與詩教
|
11614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高婉瑜
副教授
|
中文一:文字學 TACXB1A0150 1B
|
11613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高婉瑜
副教授
|
中文二:聲韻學 TACXB2A0852 1B
|
11612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高婉瑜
副教授
|
中文三:訓詁學 TACXB3A0563 1B
|
11611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高婉瑜
副教授
|
中文三:訓詁學 TACXB3A0563 1C
|
11610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高婉瑜
副教授
|
中文進學班二:聲韻學 TACXE2A0852 1A
|
11609 |
77-2
|
會議論文
|
林玫儀
教授
|
新出資料對陳廷焯詞論之證補
|
11608 |
95-2
|
會議論文
|
黃文倩
副教授
|
小我的存在與批判—論陳若曦文革小說的女性書寫
|
11607 |
98-2
|
會議論文
|
黃麗卿
副教授
|
論《聊齋誌異》女性經濟活動之意涵
|
11606 |
82-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
|
11605 |
81-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
|
11604 |
76-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論文心雕龍「辯證性的文體觀念架構」
|
11603 |
75-1
|
會議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從莊子「魚樂」論道家「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及其所關涉諸問題
|
11602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邱白麗
講師
|
水環水資源二:中國語文能力表達 TEWAB2A1376 0Z
|
11601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邱白麗
講師
|
水環水資源二:中國語文能力表達 TEWAB2A1376 0Z
|
11600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邱白麗
講師
|
水環水資源二:中國語文能力表達 TEWAB2A1376 0Z
|
11599 |
103-1
|
教學計畫表
|
邱白麗
講師
|
水環系環工二:中國語文能力表達 TEWBB2A1376 0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