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8 |
91-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大學寫作」課程設計之理念與原則初探
|
17267 |
92-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格物致知與經典教育
|
17266 |
90-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葉適對《易經》的理解態度
|
17265 |
89-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道家思想對環境倫理學的回應態度
|
17264 |
90-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道家思想的自然觀及其生態智慧
|
17263 |
84-2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論《康子內外篇》的人性問題及人我關係
|
17262 |
90-2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普世倫理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
17261 |
87-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當代新儒家對全球化文化發展之回應
|
17260 |
87-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當代新儒家在後牟宗三時代之發展
|
17259 |
83-2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莊子思想中的唯美性格--以勞思光、徐復觀為中心之討論
|
17258 |
88-2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莊子思想中的言語觀
|
17257 |
76-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莊子與嵇康的養生論
|
17256 |
88-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莊子思想中的心靈治療體系
|
17255 |
78-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就無為而治論儒道法三家治道之異同
|
17254 |
84-1
|
專書
|
陳慶煌
教授
|
盧前傳
|
17253 |
78-1
|
專書單篇
|
高柏園
教授
|
牟宗三先生論儒家的圓教與圓善
|
17252 |
88-2
|
專書單篇
|
周彥文
教授
|
樂府詩.古體詩與近體詩
|
17251 |
93-1
|
專書單篇
|
周彥文
教授
|
論提要的客觀性, 主觀性與導引性
|
17250 |
80-1
|
專書單篇
|
范月嬌
副教授
|
佛教文明
|
17249 |
79-2
|
專書單篇
|
范月嬌
副教授
|
佛教人文主義
|
17248 |
74-1
|
專書單篇
|
范月嬌
副教授
|
成吉思汗的開拓時代
|
17247 |
82-2
|
專書單篇
|
王麗華
副教授
|
真情不褪色
|
17246 |
66-2
|
專書單篇
|
傅錫壬
教授
|
屈原與楚辭
|
17245 |
97-1
|
研究報告
|
顏崑陽
教授
|
重構中國古代「原生性」的文學史觀
|
17244 |
95-1
|
研究報告
|
顏崑陽
教授
|
重構中國古代「原生性」的文學史觀
|
17243 |
94-1
|
研究報告
|
顏崑陽
教授
|
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的建構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II)
|
17242 |
96-1
|
研究報告
|
顏崑陽
教授
|
重構中國古代「原生性」的文學史觀
|
17241 |
93-1
|
研究報告
|
顏崑陽
教授
|
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的建構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I)
|
17240 |
85-1
|
研究報告
|
陳廖安
教授
|
終身學習網之華文內容開發-宗教類
|
17239 |
84-1
|
研究報告
|
何金蘭
教授
|
十八、十九世紀越南文學與中國文學關係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