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 |
100-2
|
教學計畫表
|
中文四:李商隱詩 TACXB4A0380 2P
|
| 212 |
100-2
|
教學計畫表
|
中文碩文學一:李商隱詩專題研究 TACAM1A2635 2A
|
| 213 |
100-2
|
教學計畫表
|
中文碩語言一:文化與社會專題 TACBM1A3533 2A
|
| 214 |
100-2
|
教學計畫表
|
中文一博士班:中國文學史理論專題研究 TACXD1A2391 2A
|
| 215 |
100-1
|
論文指導
|
中文碩文學二 林心媔
|
| 216 |
100-1
|
論文指導
|
中文碩文學二 張保康
|
| 217 |
99-2
|
期刊論文
|
論「源流文學史觀」詮釋模型之重構初論
|
| 218 |
98-2
|
學術演講
|
群流會講-顏老師:有關「研究方法」:比較法
|
| 219 |
98-2
|
學術演講
|
群流會講-顏老師:有群流會講-有關「研究方法」 百年論學(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現代視域與方法)
|
| 220 |
99-1
|
學術演講
|
群流會講-有關「研究方法」:分類法
|
| 221 |
100-1
|
學術演講
|
群流會講-研究方法: 人文研究「史料」運用的基本原則(上)
|
| 222 |
75-1
|
期刊論文
|
體格
|
| 223 |
76-1
|
期刊論文
|
頹廢與超曠—論詭譎型的詩歌
|
| 224 |
90-2
|
期刊論文
|
踏著台灣文學史的軌跡
|
| 225 |
79-1
|
期刊論文
|
論詩意義之構成、類格與詮釋方法
|
| 226 |
88-2
|
期刊論文
|
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
|
| 227 |
89-2
|
期刊論文
|
論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
|
| 228 |
74-2
|
期刊論文
|
談詩歌用典的價值與方式
|
| 229 |
73-2
|
期刊論文
|
境界
|
| 230 |
84-2
|
期刊論文
|
跨越族群的圍籬—解讀吳豐秋小說《後山日先照》
|
| 231 |
86-2
|
期刊論文
|
試析東坡<念奴嬌>兼論幾個相關問題
|
| 232 |
75-1
|
期刊論文
|
意在筆先
|
| 233 |
75-2
|
期刊論文
|
鄉愁、戀情、往事
|
| 234 |
86-1
|
期刊論文
|
等待花蓮文學史—花蓮文學史資料蒐編始末
|
| 235 |
75-2
|
期刊論文
|
通變
|
| 236 |
76-1
|
期刊論文
|
現代散文的教本
|
| 237 |
75-2
|
期刊論文
|
現代文學書房引言
|
| 238 |
74-1
|
期刊論文
|
氣韻
|
| 239 |
74-1
|
期刊論文
|
氣象
|
| 240 |
78-2
|
期刊論文
|
李商隱詩箋釋方法之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