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21 |
76-1
|
中文系
|
林保淳
教授
|
庚子文學與晚清思潮
|
23822 |
98-2
|
中文系
|
張雙英
教授
|
論天下為公的真正義涵--以禮記禮運篇為解釋文本
|
23823 |
96-1
|
中文系
|
王邦雄
教授
|
從「齊物」兩行到〈天下〉一家
|
23824 |
95-1
|
中文系
|
王邦雄
教授
|
「中學為用」在當代新德學的分位問題
|
23825 |
97-2
|
中文系
|
張雙英
教授
|
管窺成替軒教授古詩中的淑世思想
|
23826 |
98-2
|
中文系
|
崔成宗
榮譽教授
|
長聯修辭論
|
23827 |
99-1
|
中文系
|
周德良
教授
|
論荀子禮義仁之關係
|
23828 |
93-1
|
中文系
|
周德良
教授
|
論白虎通之人倫秩序與陰陽五行之關係
|
23829 |
90-1
|
中文系
|
殷善培
副教授
|
讖言與美刺 - 論漢代謠諺的兩種類型
|
23830 |
89-1
|
中文系
|
胡衍南
教授
|
養生食譜到飲膳散文的中途站 : 晚明迄清飲膳著作初探
|
23831 |
97-1
|
中文系
|
王邦雄
教授
|
我讀《論語》
|
23832 |
89-1
|
中文系
|
趙衛民
教授
|
莊子散文的藝術
|
23833 |
95-2
|
中文系
|
張雙英
教授
|
寓教於文--劉兆祐教授現代文學創作之特色
|
23834 |
96-1
|
中文系
|
周德良
教授
|
荀子心偽論之詮釋與重建
|
23835 |
96-1
|
中文系
|
倪台瑛
副教授
|
台灣華語文教育如何因應中共的全球策略
|
23836 |
90-1
|
中文系
|
盧國屏
教授
|
建構傳統訓詁表層與深層的複合價值
|
23837 |
89-1
|
中文系
|
曾守正
副教授
|
南朝正史中的文學思想
|
23838 |
95-2
|
中文系
|
倪台瑛
副教授
|
淺論山水詩中物的意象-以陶、謝、王維詩為例
|
23839 |
96-1
|
中文系
|
陳大道
副教授
|
藝術性、現代性與生活寫實~試析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創作背景〉
|
23840 |
93-1
|
中文系
|
何金蘭
教授
|
海洋詩之另類海洋
|
23841 |
92-2
|
中文系
|
崔成宗
榮譽教授
|
郭尚先的人品與書藝
|
23842 |
92-2
|
中文系
|
馬銘浩
副教授
|
建構書法史的幾點省思
|
23843 |
92-2
|
中文系
|
盧國屏
教授
|
尋找多元文化融合的平台:東南亞文化論壇建構計畫
|
23844 |
97-1
|
中文系
|
王邦雄
教授
|
從儒道法三家思想的轉折與傳承論中國現代化的過程
|
23845 |
97-1
|
中文系
|
倪台瑛
副教授
|
淺論晚清小說家李寶嘉“文明”“現形”的時代剪影及其影響
|
23846 |
84-2
|
中文系
|
崔成宗
榮譽教授
|
論魏晉詩文中登高覽物之情
|
23847 |
83-2
|
中文系
|
黃復山
教授
|
「讖」、「緯」異名同實考辨
|
23848 |
83-2
|
中文系
|
殷善培
副教授
|
美感的重置-論宋代文人詞的形成
|
23849 |
94-2
|
中文系
|
崔成宗
榮譽教授
|
宋人以比較評鑑法論詠物詩例析
|
23850 |
83-2
|
中文系
|
陳瑞秀
副教授
|
重重藏筆終探驪,疊疊春雲起臥龍---對□三國 演義□諸葛亮出場描寫的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