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11 |
93-2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冷戰時期澳洲與東南亞安全關係之探討
|
23612 |
95-1
|
外交系
|
陳鴻瑜
教授
|
早期南海島礁和航路之發現
|
23613 |
94-1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亦敵亦友?-亞洲金融風暴後美國與馬來西亞雙邊關係
|
23614 |
87-2
|
東南亞所
|
龔宜君
副教授
|
全球化與亞太華人跨國公共領域的形成
|
23615 |
94-1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台灣在東亞區域整合的危機與挑戰
|
23616 |
94-1
|
外交系
|
陳鴻瑜
教授
|
台灣之法律地位的演變(1943-1955)
|
23617 |
97-2
|
外交系
|
蔡青龍
教授
|
外資汲引vs.輸出勞工-越南與菲律賓發展策略之比較
|
23618 |
93-1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台商與台北學校的連結─印尼與泰國案例研究
|
23619 |
82-1
|
外交系
|
陳鴻瑜
教授
|
台海兩岸對南海政策及理想之比較
|
23620 |
94-1
|
東南亞所
|
高崇雲
教授
|
文化觀光中的台灣特色
|
23621 |
78-1
|
東南亞所
|
高崇雲
教授
|
中蘇共高峰會議與東北亞局勢
|
23622 |
76-2
|
東南亞所
|
高崇雲
教授
|
中韓兩國現代化問題的比較
|
23623 |
80-1
|
外交系
|
陳鴻瑜
教授
|
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國家建立使領館關係之比較
|
23624 |
95-1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中國與印度的安全關係(1989-2006)
|
23625 |
70-1
|
東南亞所
|
高崇雲
教授
|
中共僑務政策剖析
|
23626 |
87-2
|
外交系
|
陳鴻瑜
教授
|
中共進佔西沙南沙群島及其南海政策
|
23627 |
100-1
|
東南亞所
|
高崇雲
教授
|
中山先生與英國
|
23628 |
100-1
|
東南亞所
|
高崇雲
教授
|
中山先生與美國
|
23629 |
100-1
|
東南亞所
|
高崇雲
教授
|
中山先生與星馬
|
23630 |
79-1
|
東南亞所
|
高崇雲
教授
|
三民主義與三均主義
|
23631 |
96-1
|
亞洲所
|
林欽明
助理教授
|
When Old Regionalism Meets New Regionalism: Taiwan and China in East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
|
23632 |
91-1
|
外交系
|
蔡青龍
教授
|
Undocumented Migration from China to
|
23633 |
93-1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Triangular Relations among China, ASEAN and Taiwan
|
23634 |
95-2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The Taiwan Factor in Sino-ASEAN Relations
|
23635 |
93-1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The Implications of Taiwan’s Go South Policy
|
23636 |
92-2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The East Asian Alternatives: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Related to AC FTA
|
23637 |
88-1
|
外交系
|
陳鴻瑜
教授
|
Taiwan-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A Natural Partner for the 21st Century
|
23638 |
97-2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Taiwan-ASEAN-China Triangular Relations”,Security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
|
23639 |
96-1
|
外交系
|
林若雩
教授
|
Taiwan’s“go south”policy--after 10 years
|
23640 |
85-1
|
東南亞所
|
龔宜君
副教授
|
Taiwan business in southeast Asia : som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