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與影像之比較:《怨女》改編電影之研究 | |
---|---|
學年 | 112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23-12-01 |
作品名稱 | 小說與影像之比較:《怨女》改編電影之研究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著者 | 劉韋廷 |
單位 | |
出版者 |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通識教育學報 11, p.127-147 |
摘要 | 當代小說家張愛玲(1920-1995)撰述小說膾炙人口,文字穿透力極為細膩,刻劃大時代並豐富男女感情,尤以清末民初社會記憶著稱。不少作品吸引知名導演改編成為電影,增添張愛玲文字的影像魅力。張愛玲作品改編成電影有許鞍華《傾城之戀》(1984)、但漢章《怨女》(1988)、關錦鵬《紅玫瑰與白玫瑰》(1990)、李安〈色‧戒〉(2007)等作品。本文聚焦探討張愛玲《怨女》之改編電影的藝術表現,其作品上映時引起不少迴響,意見褒貶不一。台灣導演但漢章(1949-1990)考究文本脈絡,重新塑造小說立體感。本文從《怨女》小說文本出發理解導演在劇情安排與人物描寫,時代氛圍、情感糾葛等佈局,詮釋主角柴銀娣的怨嘆人生,包括從女孩變成女人,媳婦熬成婆之過程。文學反映社會,社會反映人生百態,透過《怨女》視覺影像探討文學作品如何改編,進一步展現時代意義。 |
關鍵字 | 張愛玲;《怨女》;但漢章;敘事電影 |
語言 | zh_TW |
ISSN | |
期刊性質 | 國內 |
收錄於 | NotTSSCI Airiti Library Taiwan |
產學合作 | |
通訊作者 | |
審稿制度 | 是 |
國別 | TWN |
公開徵稿 | |
出版型式 | ,電子版,紙本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258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