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生態與後人類美學 | |
---|---|
學年 | 110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22-01-15 |
作品名稱 | 身體、生態與後人類美學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Body,Ecology and Post human Aesthetics |
著者 | 黃逸民 |
單位 | |
出版者 |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5(1),頁132-141 |
摘要 | 近几年来,有关后人类的言说已经变得蔚为大观。在这个过程中,新物质主义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引导学者由迷恋语言转向重视物质,继而回归身体与生活世界。虽然生态理论大家海瑟曾于2008年宣告“后身体"时代已经来临,但这个回归的过程非但没有终止,而且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精神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人类美学必然落实到身体的维度。恰如哈拉维在《赛博格宣言》中指出的那样,有机体与机器将结合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后人类,而这意味着承认人是一种身体性存在。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个事实,物质生态女性主义者阿莱默将赛博格视为人类、机器、自然(尤其是动物)的混合体。随着生命一机器和人类一动物的界限被跨越,一种加强版的身体美学和生态美学已经出现,支撑着正在生成中的后人类美学。在由此形成的视域中,生态学和身体学形成了相互通达的关系。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审视后人类美学,我们会重新发现身体的意义。 可以说,从身体出发的理论建构具有双重的作用:既证明了生态文化的合法性,又解构了曾经流行的超人主义。 无论人获得怎样的强化,她/他都是身体性存在,都依赖生态环境和技术体系。从这个角度看,真正后人类的后人类美学必然呈现人类一自然一机器的交互主体性,最终体现多元物种伦理。 |
關鍵字 | 後人類美學;物質轉向;跨身體倫理;身體美學;多元物種倫理;賽博格 |
語言 | zh_TW |
ISSN | 1000-5587 |
期刊性質 | 國內 |
收錄於 | |
產學合作 | |
通訊作者 | |
審稿制度 | 是 |
國別 | CHN |
公開徵稿 | |
出版型式 | ,電子版,紙本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223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