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太陽形象與中詩太陽形象之比較 | |
---|---|
學年 | 102 |
學期 | 2 |
發表日期 | 2014-04-21 |
作品名稱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太陽形象與中詩太陽形象之比較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著者 | 王緒鼎 |
作品所屬單位 | 淡江大學英文學系 |
出版者 | |
會議名稱 | 外語學院重點研究研計畫討會 |
會議地點 | 新北市, 台灣 |
摘要 | 本研究計畫將探討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太陽形象與歷代中文詩太陽形象之相同和不同之處。太陽作為一種隱喻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尤其是出現在詩詞中,不論是西方文學或東方文學都是如此。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太陽之形象時而可見,莎翁有時用一整首詩或一首詩的一部分來描述太陽,用太陽一天的旅程來比喻人的一生。這與屈原在《離騷經》7「朝發軔於蒼梧兮,夕餘至乎縣圃;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用太陽一天的旅程來比喻他立志一生追求真理的理想意志有異曲同工之妙。莎翁在他十四行詩中把太陽從東方升起喻為人的出生,從升起到中午喻為人從兒童到青壯年,從中午到傍晚喻為人從壯年到老年,而太陽落山至夜晚喻為死亡。這樣的比喻在中文古典詩詞中也常有例證。晉:張載詩,「白日隨天回,暾暾圓如規.踴躍湯穀中,上登扶桑枝。」 《太平禦覽.天部三.日上》:「日出東方,照臨下土。」《詩.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旭日始旦。」這些詩文都以太陽升起來描述人的青壯年上升時期。《史記.日者列傳》:「日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乍存乍亡。」元:馬致遠套曲《秋思》:「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曉來鏡裏添白雪,上床與鞋履相別。」唐: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唐:李商隱《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些詩文都以日過中午夕陽西下來比喻人過中年漸漸步入老年而走向死亡。不同于莎翁有時以負面的筆調描述太陽,中文詩經常把負面的描述留給浮雲或烏雲。如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漢:陸賈《新語‧慎微》:「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宋:章樵《古文苑》卷四〈臨終詩〉:「讒邪害公正,浮雲翳白日。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以上詩文中太陽之隱喻有的已經把太陽喻為君王。這和莎翁在十四行詩中也經常把太陽喻為君王不謀而合。在中國文學史中象這樣的隱喻比比皆是。最為明顯和完整的例子當屬唐朝喬琮《日中有王字賦》。此外還有《墨子。兼愛中》:「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於西土。」 東漢:班固《白虎通德論.日月》:「日為君,月為臣。日月所以懸晝夜者何,助天行化,照明下地。」《後漢書.五行志六》引《日蝕說》:「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也。」清:王念孫《廣雅疏證.釋詁》:「日稱君。正者。」清:阮元《經籍纂詁卷第九十三》:「日,君德也。」本研究計畫的理論框架為Terence Hawkes《隱喻》一書中的隱喻理論。 |
關鍵字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太陽形象; 隱喻; 中文詩; 比較研究 |
語言 | zh_TW |
收錄於 | |
會議性質 | 校內 |
校內研討會地點 | 淡水校園 |
研討會時間 | |
通訊作者 | |
國別 | TWN |
公開徵稿 | |
出版型式 | 紙本 |
出處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995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