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災害防治技術研究-子計畫一:既有山坡地社區應用生態防災工法及效益評估之研究 | |
---|---|
學年 | 91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03-01-01 |
作品名稱 | 坡地災害防治技術研究-子計畫一:既有山坡地社區應用生態防災工法及效益評估之研究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Feasibility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in Improving Slope Stability of Aged Communities |
著者 | 洪勇善; 陳榮河; 吳朝賢; 何嘉浚; 王舜民; 沈哲緯 |
單位 | 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
描述 | 計畫編號:093301070000G1020 研究期間:20040212~20041231 研究經費:790,000 |
委託單位 | |
摘要 | 台灣位於板塊運動劇烈之處,山高水急且地質材料破碎,再加上地震頻繁,邊坡穩定與保護設施向為大地工程中重要的一環。民國七、八十年代山坡地社區開發時,由於法令規章的不足、設計考量不夠周詳,使得這些社區邊坡的穩定與保護設施稍嫌不足;提升社區安全,避免災變發生為當前坡地社區安全防護的重點。因此,針對既有的坡地社區之邊坡防災工法便顯得格外重要。慣行的邊坡整治工法多為混凝土構築,強調結構之安全性及耐久性,較少考量施工及使用期間對當地動植物棲地之衝擊,以致工程常對生態造成不利影響。若僅以生態為主要考量,則對坡地災害地區採天然植生復育以恢復其原有生態環境,是較符合永續發展的方法。但自然復育通常需時數年甚至數十年,恐無立竿見影的功效。且其間可能因為自然及人為因素破壞復育效果,而延長其復原時程。因此,在考量安全性及時效性上,須輔以人造工程來治理,而如何使人造工程在合乎安全需求外,亦能保持當地之自然生態環境,將是未來邊坡整治的重點之一。 穩定邊坡的工程方法繁多,諸如:修坡法、排水法、外部擋土工法、內部加勁工法及地盤改良工法等,這些方法亦常相互搭配使用。其中部份工法對生態環境的衝擊較小,亦較易於植生復育。通常自然穩定之區域植生良好,可見植物對於水土保持之功效顯著。另外,良好且豐富之植被亦可提供生物一個適當之棲息環境。因此,植物是生態工法中不可或缺之重要部分。而根據工法中植物使用情況之不同,可將其分為工程方法、植生方法與植生混合方法三類。故本計畫現階段由工程觀點,除探討生態工法於既有坡地社區之適用性外,也將進一步分析植生對邊坡所扮演的角色與穩定效益。而對於施工前之生態調查與施工後之生態復育評估,因時間與經費限制,不在本計畫範圍。本計畫研究內容主要如下:(1)檢討各種工法於坡地社區防災之適用範圍與限制,及排水設施配合使用情形。(2)植生對邊坡穩定效益與抗沖蝕之評估。(3)擬定各類型生態工法應用於坡地社區之參考圖說與施工規範大綱。(4)評估生態工法應用於坡地社區防災之效益。 |
關鍵字 | 邊坡;生態工法;適用性 |
語言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481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