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製造業的結構變遷
學年 90
學期 1
發表日期 2001-12-27
作品名稱 戰後台灣製造業的結構變遷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著者 許松根
作品所屬單位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
出版者
會議名稱 台灣資本主義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議地點 臺北市, 臺灣
摘要 本文的研究主題是戰後台灣製造業的結構變遷。研究重點有二:一是檢視結構是否有所變遷,而又是如何變遷?另一是嘗試彙整及釐清影響結構變遷的肇因。研究涵蓋期間是1951至1998年,而主要觀察對象是製造業與消費財、中間財及資本財等產業。本文旨在剖析台灣製造業的結構變遷,而涵蓋期間是戰後至1998年。經濟發展文獻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就是結構變遷。針對經濟發展,Kuznets教授曾在1956至1965年間將期一系列的研究結果,以一年一篇的方式在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的期刊發展。在這些精彩論著中,結構變遷應是最常出現的專有名詞之一。再者,就台灣的經濟發展文獻而言, Galenson(1979)應是公認最精闢的論文集之一。該書的第一章就是Kuznets的大作,篇名是「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而該書就是以 Kuznets的篇名為書名。結構變遷的研究也許有其重要性。有關台灣經濟發展的文獻皆認為,台灣在製造業的成就是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得以快速成長的主因。有關台灣工業的研究不少,其中尤以Ranis教授在Galenson(1979)書中的「 Industrial Development」分析最為精闢。該文對台灣的工業的探討當然著墨不少,而大環境對台灣工業發展的影響,應是該文的重點研究。但該文似無法令人瞭解台灣的工業本身有何進展,或升級。論及工業升級或工業化的文獻, Hoffman(1958)應是早期的精彩文獻之一。Hoffman認為工業化或工業升級可依工業部門中消費財產業產值與資本財產業產值比例的變動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消費財產業占較大比重,約五比一;第二階段,資本財產業日漸重要,產值幾乎占消費財產業的一半;第三階段,資本財產業的擴張速度大於消費財產業,且產值漸接近消費財產業;第四階段,資本財的產業產值大於消費財產業產值。 Chenery教授在1960年發表於AER的鉅著「Pattern of Industrial Grouth」中,也採用Hoffman指數充當其主要的分析工具之一。詳言之,Chenery(1960)認為工業化是一種過程,它應包括三種經濟結構的改變:(1)製造業重要性日增;(2)工業產品的產出結構發生變化以及(3)個別產品的生產技術、供給來源有所變化頁(635)。針對第二種變化,Chenery(1960)與Hoffman(1958)一樣,是以消費財與資本財兩者產值比例來檢視之,且也認為,產業升級與該比例數值成反比。此外,Chenery依產品需求來分類消費財、資本財及中間財等產業比較嚴謹,後續有關研究因而皆採用這種分類。若應用Hoffman指數來衡量產業升級,則台灣製造業該指數的數值在1975年才超過,進入Hoffman所謂的最後一階段。Hoffman指數的變化,事實上,是涉及消費財與資本財二個產業產值的相對變動。不過,依 Chenery(1960)的分類,製造業中尚另有一個重要的產業-中間財產業。僅應用 Hoffman指數,似無法充分掌握Chenery(1960)的第二種經濟結構的改變。鑑此,本文將嘗試提供一套補助性的方法來檢視產業結構的變遷。文獻回顧後發現,衡量產業結構的Entropy指數可用來檢視台灣製造業產業結構的變遷。應用 Entropy的好處之一是,研究者可以依據需要來進行次分類產業的分解;本文因而不但可以測量歷年製造業整體的產業結構,尚可依據分解公式來追蹤整體結構的變遷來源。本文正文分為三節。第一節剖析戰後台灣製造業的產業結構變遷。第二節嘗試彙整及釐清這些結構變遷的肇因,而主要內容包括市場需求、生產面及其他可能影響的外在因素。第三節將依據前二節及其他論著的分析結果,陳述本文的一些綜合觀察。
關鍵字 戰後台灣;製造業;結構變遷;產業結構;Post-War Taiwan;Manufacturing Industry;Structural Change;Industrial Structure
語言 zh_TW
收錄於
會議性質 國內
校內研討會地點
研討會時間 20011227~20011228
通訊作者
國別 TWN
公開徵稿 Y
出版型式 紙本
出處 台灣資本主義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301
相關連結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95487 )

機構典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