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塑模與生命未形之間:從真實感的捕捉論左拉與德勒茲的關連 | |
|---|---|
| 學年 | 100 | 
| 學期 | 2 | 
| 出版(發表)日期 | 2012-03-01 | 
| 作品名稱 | 生活塑模與生命未形之間:從真實感的捕捉論左拉與德勒茲的關連 |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The Borderline between the Perpetual Mode of Lives & Life in Terms of the Unfigured: On Zola's Naturalism vis-a-vis Deleuze's Subject Formation | 
| 著者 | 蔡淑玲 | 
| 單位 | 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 | 
| 出版者 | 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中外文學=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 41(1)=436,頁137-159 | 
| 摘要 | 左拉的自然主義自十九世紀以來一直受制於所謂生物/基因/環境決定論的解讀。本文意旨在生活塑模與生命未形之間重新建立左拉與德勒茲的關連。德勒茲指出左拉的自然主義解釋了兩種遺傳:本能與縫隙。前者乃是生活塑模反覆固定本能與慾望之物的僵固關係所致。當前者不斷重複形成塑模之本同,後者則是塑模成型過程當中,永恆超溢的「未形」,在主體本同侷限的邊界上,因迴譯而改變生命意義生產的模式與方向。本文以左拉的小說《作品》為主要文本,連結德勒茲為《人獸》所寫的序言,以「捕捉真實感」為起點分析兩者思想上的關連。 | 
| 關鍵字 | 左拉;德勒茲;自然主義;侷限書寫;鏡幕理論;攝化 | 
| 語言 | zh_TW | 
| ISSN | 0303-0849 | 
| 期刊性質 | 國內 | 
| 收錄於 | |
| 產學合作 | |
| 通訊作者 | |
| 審稿制度 | |
| 國別 | TWN | 
| 公開徵稿 | |
| 出版型式 | 紙本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785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