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齋誌異》狐仙「形變」之意義 | |
|---|---|
| 學年 | 94 |
| 學期 | 2 |
| 出版(發表)日期 | 2006-03-01 |
| 作品名稱 | 《聊齋誌異》狐仙「形變」之意義 |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 著者 | 黃麗卿 |
| 單位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
| 出版者 | 臺北縣:淡江大學 |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Tamka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5,頁19-50 |
| 摘要 | 《聊齋誌異》原名《鬼狐傳》,可見此書最受世人矚目與讚賞者,並非世俗之人物,而是許多可親可愛、深具人性的花精鬼狐。基於此,多數學者皆指出「變形」之意義,是此書藝術創造中極為凸出且重要特色,並論述這些花精鬼狐所呈現的形象。 然而值得探究的是,蒲松齡每言其時代是「世情如鬼」之世,同時也強調「人身」原是天下所難得者。然而從其標舉狐女幻化為人身,為殉真情而言「樂死」方式轉世投胎以續情緣;以及其形貌從美變醜,仍受夫君摯愛不移等等,由此以論「人身」可能比鬼狐更為不如,然而所謂「天下所難得者」,其依據究竟要安放在那裡?倘若未能自覺去做心性的修養工夫,又未能持續保有「天真爛漫」之真性情,那麼外形之美醜與其人之善惡,又有何相干?凡此有關外形變化背後之精神意義,如果單從「變形」加以論述,是否能如實掌握生命精神轉化提昇之完整論述? 為了回應上述問題,本文透過狐仙「形變」之深究,期能從生命本真、赤子之心及真實之價值等論述,以開顯「形變」之意義;再藉其自由超越情欲、形骸、生死等精神,以朗現生命之真實意義,進而將文化之精神價值,以及生命本真等豐富意涵彰顯出來。 |
| 關鍵字 | |
| 語言 | zh_TW |
| ISSN | 1029-8312 |
| 期刊性質 | 國內 |
| 收錄於 | |
| 產學合作 | |
| 通訊作者 | |
| 審稿制度 | 否 |
| 國別 | TWN |
| 公開徵稿 | |
| 出版型式 | ,紙本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527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