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秋」通「論語」--宋翔鳳「論語說義」探析 | |
---|---|
學年 | 91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02-09-01 |
作品名稱 | 以「春秋」通「論語」--宋翔鳳「論語說義」探析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著者 | 黃麗卿 |
單位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
出版者 | 臺北縣:淡江大學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Tamka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12,頁1-20 |
摘要 | 晚清公羊學的興起是近代學術史上的一件大事,影響極其深遠,與晚清學風的流變,乃至於政治、社會的變遷,均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在常州學派?堙A宋翔鳳是繼莊存與之後,地位僅次於劉逢祿的關鍵人物之一。簡言之,莊存與是開山始祖,劉逢祿是建立理論的大宗師,龔自珍則首先以公羊議政,開晚清變法先聲,而宋翔鳳的貢獻則在於以《春秋》通《論語》,進而以《春秋》之義貫於群經,使今文經學得以進一步發展,導引了晚清今文經學家試圖以《春秋》微言大義貫於群書的治學傾向;茲以《易》、〈禮運篇〉等研究為例,後來的龔自珍、康有為都受到他的影響。
 本文限於篇幅,實無法對宋翔鳳的學術思想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而係以宋氏的《論語說義》為主要文獻依據,以《春秋》通《論語》為主題,盼能透過具體文獻的分析與詮釋,來說明他是如何以《春秋》之義通《論語》,進而揭示以《春秋》通《論語》有何重要的歷史意義與影響。為達到此一目的,筆者係透過為什麼要以《春秋》通《論語》、《論語說義》內容之分析以及綜合學者專家的相關評價等程序,逐層展開本文的析論,最後則在上述析論的基礎上,對宋氏的《論語說義》的意義、價值、影響,嘗試作一總的、適切地開發。 |
關鍵字 | 公羊學;常州學派;春秋之義;今文經學 |
語言 | zh_TW |
ISSN | 1029-8312 |
期刊性質 | 國際 |
收錄於 | |
產學合作 | |
通訊作者 | |
審稿制度 | |
國別 | TWN |
公開徵稿 | |
出版型式 | 紙本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527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