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初、中期評白居易詩之探究--以辨體觀念為討論基礎 | |
---|---|
學年 | 85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1996-12-01 |
作品名稱 | 清代初、中期評白居易詩之探究--以辨體觀念為討論基礎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The Study of Pai Chu-Yi's Poetry in Early and Mid Ching Dynasty: From the Porspective of "Bian-ti-Lu" |
著者 | 黃麗卿 |
單位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
出版者 | 臺北縣:淡江大學中文系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淡江大學中文學報 3,頁203-243 |
摘要 | 白居易詩在中國詩學上一直顛富爭議,歷來對其詩之褒貶評價也產生許多歧異之論,此一評價起伏至清初、中期又特別明顯。大體而言,清初對白詩普遍採取貶抑態度,主要以王漁洋為代表;而清代中期則賦予白詩較高評價,主要以沈德潛、袁枚、趙翼、翁方綱等為代表。其中沈德潛《御選唐宋詩醇》更從「平易」風格,標舉白詩為唐人四大家之一。 本文以為清初至中期對白詩之評價產生褒貶極大之爭議,從此一爭議中,藉由各家對辨體觀念之討論,更能將其爭議問題彰顯出來。一方面可反映出至清中期各詩論家大都能就論詩以盛唐為高之說加以批判;另一方面又對三漁洋沿承嚴滄浪之詩觀有所修正、補充,由此可看出清初至中期各家持辨體觀念之轉變。從觀念轉變中,大都能深掘白詩獨創之特色,而賦予極高評價。 |
關鍵字 | 辨體觀;白居易;詩;Bian-ti-lu Pai Chu-yi's poetry;Poetry for common people |
語言 | zh_TW |
ISSN | 1027-6483 |
期刊性質 | 國內 |
收錄於 | |
產學合作 | |
通訊作者 | |
審稿制度 | |
國別 | TWN |
公開徵稿 | |
出版型式 | 紙本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62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