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國調停:挪威與以、巴奧斯陸協商 | |
|---|---|
| 學年 | 96 | 
| 學期 | 1 | 
| 出版(發表)日期 | 2008-01-01 | 
| 作品名稱 | 小國調停:挪威與以、巴奧斯陸協商 |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 著者 | 李大中 | 
| 單位 |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 
| 出版者 | 高雄市: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 | 
|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 兩岸與國際事務季刊 4(1),頁59-103 | 
| 摘要 | 1993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所達成的「奧斯陸協定」為二次大戰後國際間成功的小國調停案例之一。身為主要調人的挪威政府,在當時並無法採取強權與大國所擅長的「主導式」斡旋策略,而是運用介入程度較低的所謂「溝通─促進式」與「形塑/制定式」策略,並稱職扮演「訊息傳遞者」、「談判促進者」以及「談判協調者」等角色,讓奧斯陸談判得以成局。檢視奧斯陸協商的經驗可發現,挪威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公正、客觀與不偏不倚的特質,以及對於談判雙方皆不具威脅的真誠中介者形象,然而同樣的,此強項卻可能是其潛在缺陷,儘管奧斯陸協商曾獲得柯林頓政府的支持,但參照中東地區的外交調停駛可發現,缺乏最具影響力之強權的第一線積極參與,不易維持此區域所達成的任何和平協議。 | 
| 關鍵字 | |
| 語言 | zh_TW | 
| ISSN | |
| 期刊性質 | 國內 | 
| 收錄於 | |
| 產學合作 | |
| 通訊作者 | 李大中 | 
| 審稿制度 | 是 | 
| 國別 | TWN | 
| 公開徵稿 | |
| 出版型式 | ,紙本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665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