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到處都有惡魔:論當代網路文化之畸形想像
學年 92
學期 1
出版(發表)日期 2004-01-01
作品名稱 惡魔、到處都有惡魔:論當代網路文化之畸形想像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Monsters, Monsters are Everywhere: On the Teratological Imaginations in Contemporary Cyberculture
著者 黃涵榆
單位 淡江大學英文學系
描述 計畫編號:NSC93-2411-H032-019 研究期間:200408~200507 研究經費:120,000
委託單位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恐怖小說與科幻小說世界裏充斥著各種類型的「惡魔」,例如吸血鬼、狼人、變 種人、外星人、複製人與合成體(cyborgs)。恐怖小說與科幻小說自一開始就以其 畸型想像(teratological imaginations)與其它文類形成明顯之區隔;這樣的想像描繪 出一個奇幻世界,在那裡變形、侵入、感染與混雜等狀態─不論多麼背離讀者世 界理性的、正常的現實軌跡─都已經實現,並且深入現實,甚至顯露出人類主體面 對社會、文化與科技變革與危機所產生的深層焦慮、恐懼、矛盾與不確定。因此, 恐怖小說與科幻小說可被視為遭受挑戰的象徵體系的病癥;它們所再現的不外是 既有的、長久以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一些認知、文化與意識形態框架的鬆動。另 類世界的經驗實際上源自人類世界的內部深處;距離與過度接近的感覺相互混雜: 「惡魔」一直都在那裡,它/他/她們同時觸發迷戀與憎惡。以精神分析的辭彙來 說,恐怖小說與科幻小說所再現的惡魔般的恐怖或恐怖的惡魔標示了「壓抑之歸 返」(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或「真實層之迸裂」(the irruption of the Real)。以 上述認知為基礎,本研究計劃將分成三部分進行。第一部分藉精神分析觀點,包括 弗洛依德的「詭異」(the uncanny)、拉康的「物」(the Thing)、以及克莉絲蒂娃的 「棄卻」(the abjection),建構有助於理解畸型想像、甚至是恐怖小說與科幻小說 的框架。第二部分討論史托克(Bram Stoker)之《吸血鬼》(Dracula)與雪萊(Mary Shelley)之《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兩部小說,從中整理出當代恐怖小說與科幻 小說,特別是電腦龐克小說,之原型主題(變形、侵入、感染、混雜、以及迷戀與 憎惡之辯證)。此類主題皆牽涉自我、肉體、記憶、主體性、現實與文化遭受科 技之衝擊。此一部分所討論之文本亦亦包括貝斯特(Alfred Bester)與齊藍尼 (Roger Zelany)之《靈魂改造所》(Psychoshop) (1998)、季普森(William Gibson) 之《明日之宴》(All Tomorrow』s Parties) (1998)與昆士(Dean Koontz)之《記憶突 變》(False Memory) (2000)。最後部分討論對當前網路文化之科技化、合成化與 畸型化之傾向,特別對網路烏托邦主義、聯結論、多元文化論述與科技戀物癖背 後之意識形態,例如身份遊戲、通訊狂(mania for communication)、尊重大對體、 甚至是更惡魔性、更恐怖的「對真實層的衝動」(the passion for the Real) 提出批 判。本研究計劃之終極目標指向「超越畸形幻境」,並規劃出一種「真實層科技 倫理」(a technological ethics of the real),統整科技現實、道德抉擇與主體之真實 層存在(幻想、驅力與享樂)。如果無法驅趕所有惡魔,我們至少需要以道德的方 式與之共處!。
關鍵字 棄卻;網路文化;電腦龐克;合成體;弗洛依德;恐怖(小說);克莉絲蒂娃;拉康;惡魔;精神分析;科幻小說;畸形想像;物;詭異;吸血鬼;齊傑克
語言
相關連結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4701 )

機構典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