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空間」案例與理論之研究 | |
---|---|
學年 | 92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04-01-01 |
作品名稱 | 「超空間」案例與理論之研究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An Investigation on Cases and Theories of Hyper-Space |
著者 | 陳珍誠 |
單位 |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
描述 | 計畫編號:NSC93-2211-E032-018 研究期間:200408~200507 研究經費:337,000 |
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摘要 | 不同時代、社會、或文化背景對於空間都有不同的認知,設計與空間都可以視為 文化與社會的產物。文藝復興時期以達文西的「維楚魯威斯人」為空間之表徵,現代 主義則以科比意的「模術表」為「標準化」之依據。今日,資訊技術改變了我們對於 空間的感知與定義。舊的建築類型開始改變或消失,新的空間機能需求同時產生,「虛 擬實境」提供了一種新的空間經驗方式。「網際網路」的發展打破了傳統工作、居住、 與遊憩空間的區隔,「隨處運算」則改變了人類「遷就空間」的習性。 非靜態、可變動與多樣化等特質將構成後現代空間中的獨特性,身體、建築物、 地景與城市的界線逐漸模糊。關於資訊時代「超空間」(介於靜態與動態之間的空間) 的探討,可以想像出更自然、更自由與更多元的空間型態,也說明了空間的另一種「中 介」(in-between)的特性。然而,「虛擬空間」不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主題,而介於「真 實空間」與「虛構空間」之間的「超空間」才是本研究主要探討的議題。 本研究擬藉由相關文獻、建築理論與案例回顧,來探討「超身體」、「超建築」、「超 地景」與資訊時代空間之關聯,展望新崛起的資訊文化以及資訊社會中新空間的可能。 也希望藉由對於當代科學、藝術、與哲學相關理論之討論,瞭解「超空間」的時代意 義與當代電腦科技與建築間的交互影響。 |
關鍵字 | 超空間;資訊技術;隨處運算;超身體;超建築;超地景。 |
語言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68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