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6 |
87-2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緬甸華文教育發展之機會與困境
|
8475 |
85-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台海兩岸參與南海共同開發之可行性
|
8474 |
90-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新加坡移民政策之研究
|
8473 |
85-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開拓國際空間的策略, 廿一世紀台灣與東南亞關係展望
|
8472 |
85-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爭取邦交國策略之研究
|
8471 |
89-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東南亞威權文化下的強人政治模式-兼論李光耀、馬哈迪之領導風格比較
|
8470 |
93-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2004年新加坡華文教育重大改革的義函-「中國和平崛起」的契機
|
8469 |
84-2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新加坡案例研究
|
8468 |
86-2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東南亞華(台)商與僑教
|
8467 |
89-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臺海兩岸於馬來西亞的投資研究 : 一個經濟安全與合作的觀點
|
8466 |
85-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新現實主義下的台灣與東南亞關係
|
8465 |
88-2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半世紀來台灣的東南亞僑務政策(1949-2000), 東方文學與東方文化-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
|
8464 |
86-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美日安保體系與台海安全
|
8463 |
87-2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馬哈迪統治下的馬來西亞政經關係(1981-2000)-國家與社會之研究
|
8462 |
91-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Current cross- strait relations after bush-jiang meetings and 16th CCP assembly
|
8461 |
92-1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奮鬥、融入與展翅 : 亞洲留台同學在國際社會的成就與發展淺析
|
8460 |
91-2
|
會議論文
|
林若雩
教授
|
Perceptions of U.S. foreign policy in East Asia
|
8459 |
95-1
|
會議論文
|
陳鴻瑜
教授
|
早期環馬來半島港市國家及其文明之源起
|
8458 |
93-1
|
會議論文
|
蔡青龍
教授
|
外籍勞工政策之勞工考量
|
8457 |
84-2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The U.S. involvement in the March 1996 Taiwan straits' crisis : analysis from the model of coercive diplomacy
|
8456 |
85-2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美國未來五年對香港之政策
|
8455 |
86-2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The United States faces the two Chinese regimes : policy options on the ev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8454 |
93-1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一九五八年台灣海峽軍事衝突 : 美國與中共在華沙會談的交鋒
|
8453 |
84-2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Moscow-Beijing security relations :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Taipei after the 1996 Taiwan straits crisis
|
8452 |
81-1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The new Russia and the Asian-Pacific sealanes security
|
8451 |
86-2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Moscow and Beijing on the eve of the 21st century
|
8450 |
81-2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The prospects of Taipei-Moscow relations
|
8449 |
83-2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台灣之國際地位
|
8448 |
85-2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的緣起與影響
|
8447 |
88-1
|
會議論文
|
戴萬欽
教授
|
MacArthur and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