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08 |
86-1
|
會議論文
|
殷善培
副教授
|
聖人異表-儒家審美外一章
|
12407 |
86-1
|
會議論文
|
馬銘浩
副教授
|
版畫畫譜中的文學審美趣味:以《唐詩畫譜》及《詩餘畫譜》為例
|
12406 |
88-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論唐君毅與牟宗三對朱子思想之理解態度
|
12405 |
87-2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無為而無不為:道家管理藝術之理論與應用
|
12404 |
89-2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禪的生活體驗與生活管理
|
12403 |
92-2
|
會議論文
|
曾昭旭
教授
|
再論儒道兩家之互為體用義
|
12402 |
90-2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論牟宗三先生對老子形上思想之定位
|
12401 |
87-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人物誌》論性之哲學根據與論性傳統
|
12400 |
93-1
|
會議論文
|
傅錫壬
教授
|
從「奔流」的命題探索兩種文化的衝擊
|
12399 |
89-1
|
會議論文
|
李元貞
教授
|
論笠詩社女詩人「陽剛」與「陰柔」的書寫
|
12398 |
91-1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從宗教到漢學:法國漢學家吳德明
|
12397 |
95-1
|
會議論文
|
高柏園
教授
|
論牟宗三先生的詮釋系統
|
12396 |
95-2
|
會議論文
|
呂正惠
教授
|
吳晟詩中的自我與鄉土
|
12395 |
97-2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朱子九曲詩歌研究:以武夷櫂為主芹溪九曲附之
|
12394 |
97-2
|
會議論文
|
崔成宗
榮譽教授
|
渡臺家書郭尚先評傳
|
12393 |
87-2
|
會議論文
|
李元貞
教授
|
台灣現代女詩人的詩壇顯影
|
12392 |
87-2
|
會議論文
|
范銘如
教授
|
台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
|
12391 |
88-2
|
會議論文
|
袁保新
教授
|
什麼是人?:孟子心性論與海德格存有思惟的對比研究:兼論當代孟子心性論詮釋的困境及其超克
|
12390 |
86-1
|
會議論文
|
范銘如
教授
|
「我」行我素:六○年代台灣文學的「小」女聲
|
12389 |
91-2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眾弦俱寂裡之惟一高音:剖析敻虹一詩
|
12388 |
89-2
|
會議論文
|
袁保新
教授
|
知識與智慧:從廿世紀中國哲學的「格義化」談起
|
12387 |
91-2
|
會議論文
|
馬銘浩
副教授
|
台灣文字政策對書法教學的影響
|
12386 |
91-2
|
會議論文
|
薛榕婷
講師
|
論傳統書法理論與台灣書法教育的多元發展之可行性
|
12385 |
87-2
|
會議論文
|
李元貞
教授
|
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語言實踐
|
12384 |
81-2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古典詩習作芻議:以集句為例,從景伊師的談起
|
12383 |
88-1
|
會議論文
|
殷善培
副教授
|
從相人偶到達:論阮元的仁學
|
12382 |
94-1
|
會議論文
|
崔成宗
榮譽教授
|
台灣先賢洪棄生賦初探
|
12381 |
94-1
|
會議論文
|
周德良
教授
|
論《莊子》之生死觀
|
12380 |
86-2
|
會議論文
|
殷善培
副教授
|
中法西法,權衡歸一?:讀《四庫全書總目》天文算法類提要
|
12379 |
86-2
|
會議論文
|
馬銘浩
副教授
|
《四庫全書》所表現出的藝術觀:以《四庫全書》藝術類書目為觀察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