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18 |
81-2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古典詩詞習作芻議
|
17417 |
82-2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論和詩-從《珠湖謄稿》談起
|
17416 |
82-1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論和詩
|
17415 |
84-2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論「楚望樓駢文」屬對之技巧
|
17414 |
78-2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花間十八家詞研析 : 兼論其受晚唐詩風的影響
|
17413 |
92-2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果庭先生書法所流露的經師風範
|
17412 |
92-2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神鼎山房聯語所散發的藹藹仁風
|
17411 |
89-1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詩窮後工外一說 : 論孤平與拗救
|
17410 |
90-1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詩道宏揚世太平 : 以涵融四維八德的詩篇為例
|
17409 |
77-1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試析黃凡的《大時代》
|
17408 |
87-1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章太炎與劉師培--記章氏顧全友倫營救讀師種子的一段經過
|
17407 |
77-1
|
會議論文
|
陳慶煌
教授
|
詞的用典與感興
|
17406 |
89-2
|
會議論文
|
陳廖安
教授
|
敦煌出土壇經鈔本
|
17405 |
81-2
|
會議論文
|
陳廖安
教授
|
董魯殷曆論辨考實----一論《殷曆譜糾譑》後記之檢討
|
17404 |
78-2
|
會議論文
|
陳廖安
教授
|
唐僧一行大衍術論
|
17403 |
84-2
|
會議論文
|
陳廖安
教授
|
淡江大學核心課程中國語文能力表達課程規劃與教學示例
|
17402 |
90-1
|
會議論文
|
陳廖安
教授
|
顧棟高春秋朔閏表述評
|
17401 |
89-2
|
會議論文
|
陳文華
榮譽教授
|
古典詩詞在現代生活中的美學意含引言
|
17400 |
85-1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論詩的社會性及其社會功能
|
17399 |
90-2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啟蒙、接受、發展 : 試探中國現代文學對越南華文文藝之影響(以二十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為主)
|
17398 |
90-1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從民間色彩論文本可讀性與可傳性 : 以《金雲翹傳》和《斷腸新聲》為探討對象
|
17397 |
87-1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剖析香港詩人羈魂「看山.雨中」和「鑿」二詩
|
17396 |
81-2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洛夫「清明」詩析論-高德曼結構主義詩歌分析方法之應用
|
17395 |
87-2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屈原抑或抗拒? : 剖析淡瑩〈髮上歲月〉一詩
|
17394 |
87-2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存活於「虛無」中之「實在」--剖析羈魂<一切看來是那麼實在>
|
17393 |
79-1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世界漢學研究在台灣
|
17392 |
89-1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文本之可讀性 : 以《金雲翹傳》與《斷腸新聲》為例
|
17391 |
87-1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中國文化對越南通俗文學南傳之影響
|
17390 |
85-1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十八、十九世紀越南文學與中國文學關係之研究-以《傳奇新譜》中四篇傳奇為例
|
17389 |
83-2
|
會議論文
|
何金蘭
教授
|
「發生論結構主義」詩歌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國詩歌上之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