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
100-2
|
學術演講
|
從全球連結到區域連結:一個研究視野的考察
|
133 |
100-2
|
學術演講
|
翻譯研究與翻譯實務:從我的翻譯經驗談起
|
134 |
100-2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第四屆東亞比較文學會議(The Fourth East Asia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135 |
100-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第四屆東亞比較文學會議(The Fourth East Asia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136 |
95-2
|
會議論文
|
Towards an Area Literature in East Asia
|
137 |
100-2
|
教學計畫表
|
英文三:英國文學(二) TFLXB3A0515 2A
|
138 |
100-1
|
會議論文
|
喚醒死者或採訪活人?—論赫西《廣島》的災難書寫
|
139 |
100-2
|
教學計畫表
|
英文一博士班:文學理論(二) TFLXD1A2133A0A
|
140 |
100-2
|
教學計畫表
|
戰略一碩士班:新聞英文閱讀 TITXM1T0816 0A
|
141 |
90-1
|
期刊論文
|
評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
|
142 |
97-1
|
會議論文
|
Sense of Space as Affect: Istanbul in Some Works by Orhan Pamuk
|
143 |
98-1
|
獲獎榮譽
|
淡江大學95~97學年度研究計畫案獎勵(主持研究計畫總機費達300萬元以上)
|
144 |
99-1
|
獲獎榮譽
|
淡江大學98學年度研究計畫案獎勵(主持研究計畫總經費達100萬元以上)
|
145 |
98-2
|
會議論文
|
Body, Translation, and Genetic Code
|
146 |
99-1
|
會議論文
|
Connecting the Sympathetic and the Sympathized: Affective Transl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
147 |
99-2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2011.06.27~06.29 第四屆德勒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Deleuze Studies Conference)
|
148 |
99-1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2010.12.16-18 第五屆淡江大學生態論述研討會
|
149 |
99-1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2010.08.14~2010.08.21 The XIX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
150 |
98-2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2010.07.12~07.14 第三屆德勒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Third International Deleuze Studies Conference)
|
121 |
101-1
|
研發處: 研究計畫 (國科會)
|
停頓與無限:勾勒新政治-身體與身動力:從「表現」概念檢視翻譯(1/3)
|
122 |
100-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5th International Deleuze Studies Conference 2012, New Orleans
|
123 |
100-2
|
會議論文
|
Monads without Windows: The Contradictory Image of the Flaneur in Two Short Stories
|
124 |
100-2
|
出席學術性會議
|
2012 Kaifeng International Deleuze Conference
|
125 |
100-2
|
學術演講
|
「德勒茲與當代美學」系列演講(二):「德勒茲與藝術:疊韻與圖表」座談
|
126 |
101-1
|
教學計畫表
|
英文一博士班:文學理論(一) TFLXD1A2132A0A
|
127 |
101-1
|
教學計畫表
|
英文三:英國文學(二) TFLXB3A0515 1A
|
128 |
101-1
|
教學計畫表
|
共同科-外語:新聞英文 TGFXB0A0685 0A
|
129 |
99-1
|
研究報告
|
德勒茲與生命哲學
|
130 |
100-2
|
學術演講
|
班雅明論翻譯
|
131 |
100-2
|
赴校外學術交流
|
2012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國際學術研討會:【譯者的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