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河流文學
學年 103
學期 2
出版(發表)日期 2015-04-01
作品名稱 台灣河流文學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著者 黃逸民
單位
出版者
著錄名稱、卷期、頁數 創作評譚 2015(4),頁32-38
摘要 台湾杰出的自然作家和学者吴明益, 于其台湾自然文学写作丛书的第三册《自然之心―从自然书写到生态批评》一章节中谈道:海洋写作或海洋文学一直以来被视为台湾文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因为目前很少有这一方面的研究,而台湾因为四面临海,许多学者视海洋文学为台湾文学里重要的一环。吴明益认为, 台湾虽有丰富的山河, 却很少有人严谨地投入“山岳文学”或“河流文学”的系统式研究(1) 。台湾因丰润的雨水而具有高山多河的特色,现拥有129条河流, 农业发展倚赖多样的河川, 人造运河和沟渠有助于农田灌溉, 人们开始定居在可以通往河流、小溪、沟渠的农地和农田, 水成为发展农业的来源。许多城镇和城市都是以河流命名,例如:礁溪是以温泉闻名的观光城镇;关渡位于淡水河和基隆河交汇的台北郊区;高雄曾经是渔港,后来由日本殖民者改建成高雄, 在原住民时期,高雄叫作打狗 (2)。换句话说, 河川对台湾文化的形成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许多重要的经济命脉, 像渔业、农业、伐木业和林业, 全部与河川的生命紧紧相扣。
關鍵字 台灣文學;河流文學;吳晟;吳明益;Rob Nixon
語言 zh
ISSN 1005-796X
期刊性質 國內
收錄於
產學合作
通訊作者 黃逸民
審稿制度
國別 TWN
公開徵稿
出版型式 ,電子版,紙本
相關連結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06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