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的詩學: 當代東亞電影中長鏡頭和遠景鏡頭風格的文化意涵(I)
學年 100
學期 1
出版(發表)日期 2011-08-01
作品名稱 極簡主義的詩學: 當代東亞電影中長鏡頭和遠景鏡頭風格的文化意涵(I)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Poetics of Minimalism: Defining the Long Take/Long Shot Stylistics of Contemporary East Asian Filmmaking
著者 吳怡芬
單位 淡江大學英文學系
描述 計畫編號:NSC100-2410-H032-084
 研究期間:201108~201207
 研究經費:394,000
委託單位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極簡主義的詩學: 當代東亞電影中長鏡頭和遠景鏡頭風格的文化意涵 本研究試圖為長鏡頭 (Long take) 和遠景鏡頭 (Long shot) 在當代東亞電影作品中尋找定位。日本大師小津安二郎(Ozu Yasujiro)與台灣導演侯孝賢 (Hou Hsiao-Hsien)以遠距離的攝影機架設,疏離觀察的拍攝風格,以及省略性的敘述方式 (elliptical narrative),影響了一些亞洲年輕世代的電影工作者。這些新世代的導演將小津與侯孝賢的鏡頭風格做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用以呈現他們對於現代亞洲社會文化景觀的觀察。竄升於90年代的新銳,如日本的是枝裕和 (Koreeda Hirokazu)、台灣的張作驥 (Chang Tso-Chi) 與中國的賈樟柯 (Jia Zhangke),三位擅長以長鏡拍攝的電影作者,或多或少受到侯孝賢與小津的影響,他們的作品風格將成為本研究的重點;透過他們作品做為例子,重新思考長鏡頭和遠景鏡頭於當代東亞電影的意涵。尤其當作者論 (Authorship)、寫實主義 (Realism) 或是第三電影 (The Third Cinema) 理論常被用來做為論點依據討論亞洲電影時,本研究試圖證明,除了鏡頭美學的考量,長鏡和遠景鏡頭在東亞電影裡的呈現,其實蘊含了歷史文化經驗的記憶,豐富了影像的人文深度。 侯孝賢建立了長鏡與遠景鏡頭的表現內涵,使其帶有濃厚的亞洲色彩,David Bordwell 稱之為亞洲的極簡主義 (Asian Minimalism)。在亞洲電影工作者的印象中,長鏡的使用創造一種現實時空完整性的效果,反映人們日常生活的自然表現。因此,三位導演偏好長鏡與遠景鏡頭的使用,並不全然只是鏡頭美學的考量,而似乎更是一種「生活經驗」的呈現。有鑑於西方學者在解讀亞洲電影偏重於電影語言、形式技巧的著墨,甚少將歷史文化因素涵蓋在鏡頭拍攝的分析,本研究計畫以小津與侯孝賢的電影風格作為前提,連結三位導演的作品,提出亞洲導演擅長的極簡風格可能塑形於相似的歷史背景與相互的文化影響。換言之,長鏡與遠景鏡頭在亞洲電影所呈現的不只是電影美學,而是一份文化內涵,影射了一種歷史記憶,一種文化經驗,一種生活態度,亦或是一種政治批判。想要深度探討的是,這幾位亞洲導演對於長鏡與遠景鏡頭的使用,除了是一種拍攝風格 的發展,保存了現實的時間與空間的完整性,是不是也逐步成為一種新的電影修辭,賦予影像歷史、文化、政治的解讀意義,呈現一份東亞獨特的人文哲學。
關鍵字 長鏡頭; 遠景鏡頭; 亞洲極簡主義; 侯孝賢; 是枝裕和; 賈樟柯; 張作驥; long shot; long take; Asian Minimalism; Hou Hsiao-hsien; Kore-eda Hirokazu; Jia Zangke; Chang Cho-chi
語言 zh_TW
相關連結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03243 )

機構典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