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南太平洋:孫中山革命運動在澳洲 (1910-1924) | |
---|---|
學年 | 92 |
學期 | 2 |
發表日期 | 2004-03-26 |
作品名稱 | 前進南太平洋:孫中山革命運動在澳洲 (1910-1924)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
著者 | 邵銘煌 |
作品所屬單位 |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
出版者 | 臺北市:國父紀念館 |
會議名稱 | 第七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 |
會議地點 | 臺北市, 臺灣 |
摘要 | 孫中山革命運動歷史悠久,革命組織遍及宇內各地。早在興中會時代, 曾在南非吸收華僑同志數十人,成立分會。在革命草創初期,組織即能遠及海隅,可謂為一盛舉。澳洲( Australia )為五大洲中開發較晚的一洲,故有新金山之稱。地理上,紐西蘭(New Zealand) 與南太平洋群島皆屬其範圍內。早在一八二三至一八二五年間,華僑結隊到澳洲。 首位參加孫中山革命運動的是雪梨華僑謝纘泰。一八九五年二月下旬, 他在香港加入興中會,並參與密議襲取廣州的革命計畫。另一位雪梨華僑余榮,於一九O二年在澳門加入興中會。至於孫中山在澳洲設立革命分支組織,則始自中國同盟會時期。故就贊同革命行動言, 澳洲的淵源甚早。 綜觀孫中山革命運動在澳洲的發展,民國成立以前,處於生根階段,紐絲倫首府成靈頓成為初期據點。民國成立,略有進展。中華革命黨成立以後,以雪梨支部為核心,進入拓展階段。自一九一九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起,革命運動成長甚為可觀。一九二四年澳洲總支部成立前後, 分部組織遍及全澳各埠,達到鼎盛階段,奠定孫中山革命運動在澳洲的堅實基礎。本文所述範園,即以一九 二四年為斷限。本文除參考相關著述外,主要以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保存的《環龍路專檔》鋪陳而成。 孫中山在澳洲經營革命工作過程中, 固難免遭到不同勢力的挑戰,如保皇會、致公堂、北洋政府駐外領事等作對,也有不肖黨員惹事生非,但黨基不曾動搖過。依本文論述,孫中山在澳洲的革命運動發展具有三個特點:一、雪梨支部,舉足輕重,不會為孫中山革命運動前進南太平洋的堡壘;二、籌集革命捐款,支援祖國革命,不落人後; 三、積極爭取婦女參加革命運動。 一九二四年一月,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象徵孫中山革命運動之整裝再出發。大會之後,黨務作大幅度改革,中央成立海外部,統一管理海外黨務僑務。是年夏間,遵照中央指令成立澳洲總支部,統屬澳洲、紐絲倫、大溪地及南太平洋群島。澳洲總支部向澳洲政府註冊為「 CHINESE NATIONALIST P ARTY OF AUSTRALASIA」成為當年澳洲獨一無二的外國政黨。從此,孫中山在澳洲的革命運動,進入另一個新局面。四年前, 國民黨在臺灣失去執政權之後,實行黨務大改造,海外黨部組織同時進行改組,人事更遠頗劇,然而澳洲總支部仍吃立不搖, 非革命運動經營之根深蒂固,將何以致之! |
關鍵字 | |
語言 | zh_TW |
收錄於 | |
會議性質 | 國際 |
校內研討會地點 | |
研討會時間 | 20040326~20040327 |
通訊作者 | |
國別 | TWN |
公開徵稿 | Y |
出版型式 | 紙本 |
出處 | 第七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5-129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977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