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內貿易和勞動市場調整---台灣廠商和員工合併資料之研究 | |
---|---|
學年 | 95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07-01-01 |
作品名稱 | 產業內貿易和勞動市場調整---台灣廠商和員工合併資料之研究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Labor-Market Adjustment---An Analysis of Employer-Employee Matched Data in Taiwan |
著者 | 鄒孟文 |
單位 | 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 |
描述 | 研究經費:804,000 計畫編號:NSC96-2415-H032-001 研究期間:200708~200807 |
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摘要 | 貿易擴張和勞工僱用調整的討論最早可追溯自Balassa (1966)探討歐洲經濟整合對區域內勞動市場可能產生的衝擊。Balassa發現整合後的西歐,產業內貿易升高,要素市場以相當穩健的方式進行調整,先前大量失業的憂慮並沒有發生。由這個現象所衍生的假說後來即被稱為Smooth Adjustment Hypothesis (SAH),即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 trade)相較於產業間貿易(inter-industry trade)帶來的勞動市場調整成本較低。 早期新古典學派貿易理論和獨佔性競爭假設下的產業內貿易模型就貿易對要素調整和所得分配上的影響有其闡釋,但正式將勞動調整成本納入於貿易理論的模型架構中卻相當少見。Lovely and Nelson (2000, 2002)首度嘗試將SAH建立於一般均衡的架構之下,這兩位學者推導的結論認為並無明確的先驗(clear priors)顯示產業內貿易會如何影響產業內和產業間的勞工僱用調整。因此,這是一項實證的議題。 Smooth Adjustment Hypothesis的檢測涵蓋兩項實證上的關係:一為產業內貿易和員工異動的距離(distance of worker moves)之間有負向關係;二為員工異動距離和調整成本有正向關係。前者意味著產業內貿易程度愈高,員工愈可能在同一產業或同一公司內轉換工作,員工異動距離會較小;相反地,若貿易的擴張屬於不同產業間貿易的消長,則員工會自萎縮的產業退出,尋求其他正擴張中產業的工作機會,員工異動距離會較大。本研究即是著重於第一項實證關係的探討,至於第二項過去許多學者已證實員工跨產業轉換工作的確比產業內異動帶給他們更多的調適成本(Fallick, 1993; Neal, 1995; Greenaway, Haynes and Milner, 2000; Haynes, Upward and Wright, 2000)。 在實證方面,稍早的研究多利用產業層級資料進行分析,以產業別員工人數的變動、工作重配置或工資變動率等當作勞動調整成本的代理變數(Brulhart, 1998; Brulhart and Hine, 1999; Andersson, Gustafsson and Landberg, 2000)。新近的研究受惠於擁有員工個人工作狀況的追蹤資料,能夠直接以跨產業(或跨職業)的員工異動來衡量勞動調整成本,這些研究多數支持SAH的預測(Brulhart, Elliot and Lindley, 2006; Cabral and Silva, 2006; Elliott and Lindley, 2006a, b)。 本研究將利用台灣民營部門結合員工個人、廠商和產業層級資料來探討貿易和勞動市場調整成本之關係。這項合併資料的最大特色是它是一項全國性資料,每年涵括約10萬家廠商超過250萬名以上的員工。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外尚未有研究能以如此完整的全國母體資料從事這項議題的分析。藉由逐步控產業、廠商和個人的相關特性後,我們除了能夠更嚴謹地驗證SAH之外,尚可進一步觀察影響員工跨業異動的其他在員工屬性和廠商工資政策上的重要因素。 |
關鍵字 | 產業內貿易;勞動市場調整;員工跨業異動 |
語言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51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