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短篇文言小說中的身體想像 | |
---|---|
學年 | 95 |
學期 | 1 |
出版(發表)日期 | 2007-01-01 |
作品名稱 | 中國古典短篇文言小說中的身體想像 |
作品名稱(其他語言) | The Body Imagin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Short Article Literary Style Novels |
著者 | 陳葆文 |
單位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
描述 | 計畫編號:NSC96-2411-H032-007 研究期間:200708~200807 研究經費:120,000 |
委託單位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摘要 | 本計劃擬針對身體觀(身體本位展現)、及身體感(與外界互動關係)等多重角度 之分析,全面探討古典短篇文言小說如何呈現古人對於身體之想像。由於此身體現象之 展演,乃是透過小說敘事機制得以呈現,只存在於小說文本之內,它也許同於現實社會 之實況,但更可能只是社會某種面向之限度呈現,故計畫命題強調「身體的『想像』」, 以凸顯分析文本之文類特質與身體現象結論間之絕對關係。 本計畫擬從以下幾個角度切入解析開展命題:(一)身體之狀態:身體之姿態往往 成為小說.事者最先注目觀看之物件,本項目旨在分析敘事者如何觀看身體、並建立小 說.事所呈現之身體美學。(二)身體之功能:此所謂「功能」有二種意義,一是指相 對於前者之靜態呈現,本項目分析身體之動態功能,解析身體做為人之外顯形軀,及行 動力之載體,其如何與內在之「心」或「情」「意」「才」「識」配合,以實踐主體之 意志或行為目標;一是指身體在小說.事中,在情節之推動上,具有何種功能性意義。 (三)身體之界限:相對於前二者針對身體之本位分析,本項目以身體為主體,分析其 與外在世界之互動關係,由以下角度切入:一是個人意志或行為對外在世界之干涉能 力,一是生命體對於週遭境遇(包括人際與社會)之容受程度。(四)身體之巫術:相 對於前者觀察身體與現實社會之互動關係,本項目觀察身體所展現出對非現實性空間或 狀態之感知能力。 本計畫擬以魏晉到清之短篇文言小說為分析文本,分三年三階段進行,依序為魏晉 (第一年期)、唐(第二年期)、及明清(第三年期)。此三段時代區分之意義在於其分 別標示了古典小說不同之發展階段:魏晉為小說之起源期、唐為發展期、明清為成熟期, 由於各階段之文化思想風格有別,表現於文本之.事結構亦有所異,自然應視小說發展 及其條件之差異性而進行階段性之分析。至於宋元時期,由於短篇文言小說在整體表現 上,無法超出唐人的之規模與成就,故將附於唐代之後作為附論。最後要強調的是,本 計畫中所指之「身體」,唯以小說中現實世界之「人」為範疇,不包括其他具有神仙妖 鬼物等性質者。 |
關鍵字 | 古典短篇小說身體狀態功能界限巫術 |
語言 | |
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連結 (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65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