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
期刊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金瓶梅》中性別所展現的身體空間及其文化意義-以武大、武松、吳月娘、潘金蓮、李瓶兒為例
|
102-2
|
期刊論文
|
鄭柏彥
助理教授
|
《藝苑巵言》「辨體」方法論
|
102-2
|
會議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枉擔虛名」的晴雯——《紅樓夢》中晴雯的人物形象與身體意識
|
103-1
|
專書
|
李蕙如
助理教授
|
許衡對朱子學的傳承與發展
|
103-1
|
期刊論文
|
陳仕華
教授
|
《七略》、《別錄》輯本考
|
103-1
|
期刊論文
|
謝旻琪
助理教授
|
從「風格」到「作用」──論許學夷「正對階級」說的意義
|
103-1
|
期刊論文
|
陳仕華
教授
|
集解與輯錄體解題
|
103-2
|
專書單篇
|
林偉淑
副教授
|
〈試論《火殤世紀》的身體書寫及時空敘事的指涉意義〉
|
103-2
|
會議論文
|
謝旻琪
助理教授
|
李商隱櫻桃詩的詮釋問題
|
103-2
|
期刊論文
|
張雙英
教授
|
談中國文字的適詩性---從四象、象形到意象、象徵
|
103-2
|
會議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試論《火殤世紀》的身體書寫及時空敘事的指涉意義
|
103-2
|
期刊論文
|
謝旻琪
助理教授
|
李商隱櫻桃詩的詮釋問題
|
103-2
|
期刊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是醒覺?還是痴迷?—試論《紅樓夢》中「恥情而覺」的尤三姐及其身體意識
|
103-2
|
期刊論文
|
陳仕華
教授
|
輯錄體解題形成探析
|
104-1
|
專書單篇
|
林偉淑
副教授
|
愛戀‧生活‧閱讀
|
102-1
|
會議論文
|
陳仕華
教授
|
諸家兼陳與自抒己見——輯錄體解題之法
|
104-1
|
期刊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文心雕龍》二重「興」義及其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
|
104-1
|
期刊論文
|
林偉淑
副教授
|
在情與欲之間—《紅樓夢》人物中尤三姐、尤二姐、鴛鴦、司棋的身體書寫
|
104-1
|
專書單篇
|
黃文倩
助理教授
|
台灣戰後底層勞動小史──讀吳億偉《努力工作》
|
104-2
|
會議論文
|
謝旻琪
助理教授
|
論韋莊詩中「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的憂傷情調──兼論以詩證詞之可能性
|
105-1
|
期刊論文
|
李蕙如
助理教授
|
廖輝英作品中的「婚外情」探論
|
104-1
|
期刊論文
|
周德良
副教授
|
《白虎通》引讖緯考
|
105-1
|
會議論文
|
羅雅純
助理教授
|
從西方當代倫理學論戴震道德哲學規範根源
|
104-2
|
專書
|
張雙英
教授
|
文學的「內部研究」與「外緣研究」:從「文字」到「抒情」與「批評」
|
104-2
|
專書
|
顏崑陽
教授
|
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
|
104-2
|
期刊論文
|
李蕙如
助理教授
|
《北溪大全集》中的理與禮
|
104-2
|
期刊論文
|
李蕙如
助理教授
|
《宋史‧道學傳》人物從祀孔廟之探析
|
104-2
|
期刊論文
|
顏崑陽
教授
|
「詩比興」的「言語倫理」功能及其效用
|
104-2
|
專書
|
林黛嫚
助理教授
|
華嚴小說新論
|
104-2
|
專書單篇
|
楊宗翰
助理教授
|
詩藝之外——詩人席慕蓉與「席慕蓉現象」
|